吃到一半,总算缓解了饥饿的肚子,这才停下来。把饼子举过去。
“师父,你吃了没有?”
随缘摇了摇头,没有接饼子。
“你吃吧。师父不饿。”
三藏点了点头,继续跟手里的饼子作斗争。
随缘看着吃的起劲儿的三藏,眉眼低垂。
这个世界比他想的要遭。他之前几次穿越,从未为吃的发愁。而这一次,他转了许久,才化到这么一块饼子。
三藏把饼子咬的剩了个月牙,摸了摸圆滚滚的小肚子,塞进了行囊里。
“吃饱了?”
三藏点了点头,随缘起身。
“吃饱了就赶路吧。”
三藏背上自己的行囊,跟在随缘的身后,迎着朝阳走去。
师徒二人一路走走停停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这才从雁门关赶到祖庭山脚下。
随缘并没有上祖庭,而是随意选了个地方,搭起了茅屋。
作为连续参与修建兰因寺三次的人,随缘搭建屋子可以说是得心应手。只几天功夫,就建好了。
这时的祖庭周围,已经有许多村落了,只是村落规模并不大,星罗棋布,散在群山之间。
随缘选的位置在祖庭边上的一座山山顶,正好可以看到祖庭上山的路,以及远处冒着袅袅炊烟的小村庄。
随缘只化了那么一次缘,从那往后,便不在化缘,一直是用做法事换取的吃食。
这个时代的人还是很相信鬼神的,家里有什么事但凡有所富余,都会请来僧道做法事。
结婚要做,生孩子要做,有人死了要做,过寿也要做。
和尚做法事,这是必修的本领,随缘自然是会的。
他做法事要的不多,只是够师徒二人一天的吃食,因此,很容易找到活计。
此时安顿下来,时节正值冬末春初,青黄不接的时候,想要自己耕种,时间还未到,只能重操旧业。
但这一次,随缘遇到了点儿困难。
祖庭周围的村子,自然与其他不同。他们平日里找的都是祖庭里的和尚,看得多了,眼界也就高了。平日里需要做法事,都是去祖庭请来的,面对随缘这个主动送上门的年轻和尚,便抱了几分轻视。
这种轻视在问及修行道场,得知随缘不是祖庭的和尚之时,又加了几分。
领着三藏转了一天也没找到活计,随缘有些无奈。
师徒俩安顿下来的第一天,以饿肚子告终。
第二天,做完早课后,随缘又一次下山,虽然遭到了一整天的拒绝,但随缘不能停下来。
再没有吃的,不光三藏,他自己都要饿出问题来。
倒不是没有村民施舍,善良的村民住在祖庭山脚下,世代受着佛法的熏陶,对上和尚就要客气几分,有的见随缘远远走来,不等开口,便已经回屋里拿了碗端出门。
碗里或是粗糙的栗米粥,或是混了干菜的馍馍,递过来。
随缘没有要,从雁门关一路走来,他已经知道这个世界的百姓生活疾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