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5 章(1 / 2)穿书女炮灰骄养姑奶奶首页

姜新棉扒着于明军的大手,就着茶缸沿儿,喝了一大口。

喝完拍拍胸口,大眼睛里含着水光冲他一笑,“不好意思,噎住了……”

说着,接过他手里的茶缸,又喝了一口。

于明军没说话,转身大步走进了灶火屋。

等姜新棉吃饱喝足,于明军已经给她烧好了洗澡水。

他拿了个大洋铝盆子,冷热水兑好,给她放在屋里,就挑了水去浇菜园了。

出门时还不忘顺手帮她把门拴上了,防备有突然来串门的打扰到她。

姜新棉初来乍到,又是陌生的环境,她没敢大洗,只蘸着水,洗了洗身上那黏腻的西瓜汁。

等她洗完,一边擦拭,一边重新打量这个房间。

房间是三间,中间没有隔断。

迎门的墙上挂着庐山瀑布山水画。

下面是长条几,八仙桌,两把清色油漆的太师椅。

长条几上摆着一尊白瓷的伟人像。

旁边一把竹子壳的暖壶,一个大茶盘,茶盘里整齐摆放着带把的白瓷茶碗。

再往这边,是好大的一盘土炕。

炕上铺着竹编的炕席,炕角摆着两只黑色的檀木衣箱。

墙上贴着的,是整墙的《水浒》故事画。

房间虽然老旧,却收拾得干净整洁。

姜新棉听爸爸说过,于家男人都能干。

于明军母亲早逝,他的父亲于满塘又当爹又当妈拉扯两个孩子长大,却把每一个孩子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教育得大方得体。

于明军也是,读书时是班里的状元,当兵时是部队的尖兵,复员后在运输队开大卡车,那也是闻名阳林附近几县的人物。

爸爸感叹,如果于明军不英年早逝,成就一定会在他之上。

姜新棉一边回忆一边看着墙上玻璃框里镶嵌的那些照片。

于明军那张穿着军装,戴着墨镜,驾驶着军用大解放在雪原驰骋的照片简直帅呆了。

姜新棉想不明白,这样男人到不能再男人的男人,她那个小姑奶奶到底是哪里来的根据,会造那样的谣呢?

这样的年代,又是这样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基本上可以排除他们婚前私会的可能。

而且,听爸爸说,那个谣言也并不是小姑奶奶亲口说的,而是她小姐妹的转述。

姜新棉越想越奇怪,她小时候经常会被曾叔爷叔奶接到他们家去小住,知道那是一对很得体很斯文的老夫妻。

他们教育出来的女儿,家教自然没问题,尤其小姑奶奶又是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

这个年代,人们把教师这个职业看得很高尚,老师们也以此职业为荣,更是分外爱惜自己的名声。

把别人的隐私拿出来到处宣扬,这样的做派,应该是没有文化的泼妇才使得出来的低段位招数吧?

小姑奶奶那样的人,说她被文艺范儿的小白脸知青迷住了还情有可原,说她为了退婚就造那样的谣言就有点不可思议。

毕竟,这可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招:男人不行,你是怎么知道的?难道说你亲自试过?

在这个名声几乎决定人一生的年代里,小姑奶奶造这样的谣是脑子秀逗了吗?

姜新棉想着,视线慢慢移动,落在旁边的一张照片上。

她凑近了去看那张全家福 ,“嗯,怎么多出来一个孩子?”

高挑漂亮的女人应该是于明军早逝的妈妈,一脸憨厚的男人就是她刚才见过的于明军的老爹了。

然后,高个子的是姐姐,比姐姐稍矮的少年是于明军,那么,这个被于满塘抱在怀里的小男孩是谁?

爸爸不是说于家只有于明军和于明霞姐弟两个吗?

于明军去世后,他姐姐于明霞因为悲伤过度,得了严重的产后抑郁症,不小心把自己的孩子压死后,被撵回了娘家,跟受不了刺激而中风瘫痪的老爹相依为命。

那么,这个多出来的小男孩是谁?

姜新棉怀着疑问,目光又落在旁边一张用毛笔书写的奖状上。

“于明强同学在歌颂红太阳的诗歌朗诵比赛中成绩优秀,特发此状以资鼓励……”

于明强?

于明强! ! !

“靠!”

姜新棉呆住了,难道说她穿来的不是老姜同志的人生?

而是,老姜同志的那本书! ! !

“等会儿等会儿,让我再好好捋捋……”

姜新棉闭上眼睛慢慢回忆。

老姜同志姜世恒是在他同宗小姑姑姜新棉跟于明军相亲那天认识于明军的。

两个相差四岁的青年,一见如故,很快成为很要好的兄弟。

在他们不到一年的相处时间里,于明军不仅在物质上给予了家境贫寒的姜世恒很多帮助,还在思想和见识上给了他很多启发。

姜世恒热爱文学,高考落榜后一边种地一边笔耕不辍,写了不少诗歌和散文。

于明军曾经帮忙把他的文稿拿给山海大学的教授看过,老教授很欣赏姜世恒,希望他能再参加一次高考,报考他们学校的中文系。

于明军也鼓励姜世恒再战高考,并许诺,他的学费和家里老娘的生活费都由他来资助。

那时候,被人讥讽为书呆子的姜世恒同学突然就感觉遇到了人生的明灯。

就在他以为真的可以通过高考进入文学殿堂时,新婚不久的于明军却突然遭遇车祸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