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8 章(2 / 2)古代科举养家日常首页

一个小小的偏远镇子,竟然有两个这么强的家族盘踞,他目前是夹在中间,一个处理不好,这条小命就没了,他自问做不到完美周旋,最终还是决定实行一边倒政策。

赵家这种以后肯定没有好下场,持续不了太久,而且行事狠毒,跟自己价值观不符。

时云琛虽然任性,但心性貌似挺单纯?虽不了解时家是什么背景,但应该没有比赵家更糟糕的情况了吧。

思考间,来到一间客栈门口。

时云琛迟疑片刻还是开口道:“要是有解决不了的事,可以来书肆找本少爷,有刘巡抚在,赵家也一般不敢乱来的。”

对方别别扭扭说完,顺带催了一下话本更新,便回去了。

巡抚,相当于现代的省长,又称抚台,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属于从二品大官。

读书那会听说刘巡抚好像是被上面贬下来的,具体的也不清楚,不过只要能制约赵家,那就算是好官。

他望着某人的背影,顺毛撸的话,这个傲娇的小少爷还是挺可爱的。

等对方身影消失在夜色中,他才敲开客栈的门借宿了一宿。

————

“烧饼~卖烧饼~香掉渣的大烧饼~”

“新鲜出炉的大包子……”

清早陆修远是被楼下小贩的叫卖声吵醒的,这个房间隔音不好,住在他隔壁的那人整夜都在磨牙,他都记不得昨晚什么时候睡着的。

打开窗户,外面天才微微亮,他揉了揉头,干脆下楼出门吃早饭,顺带打包了两份,一起带回了那家小医馆。

他大哥也早早就起来了,陆修远把买的包子馒头放到桌上,他大哥喊着那个同村一起过来吃,顺便把他们昨晚商讨的结果跟他说了下。

由于那个同村还是在上次的那个场地,监工苛刻,不太好请假,便商量着让他大哥回去。

对于这个结果,陆修远也表示赞同。

陆大富的药正好快没了,顺路去平安堂抓一点,让他大哥带回去。

吃完饭那个同村便要回去干活了,陆修远跟他大哥也开始出发去平安堂。

街上熙熙攘攘,往来小贩络绎不绝。

陆修远看到有卖糖人的,忙招手让对方停下来。

在插满糖人的稻草束上,挑了一个糖最多的小娃娃买了下来。

他大哥看到他又买这些东西,在一旁苦口婆心的劝道:“二郎,她一小丫头,吃什么糖人啊,你别老是这么惯着她。”

陆修武十分为这个弟弟担心,花钱这么大手大脚的,以后能娶到媳妇吗?就算娶到媳妇,那能养的起这个家吗?

想到这个他就头疼,为这个弟弟真是操碎了心。

陆修远理解他大哥的心理,但并不打算照做,就这点小钱,还不能随心所欲的花,那这个日子也过得太没意思了吧。

钱是赚出来的,又不是省出来的。

不过这话对他大哥也不太适用,干脆也不辩驳,继续买自己的。

他转头看到旁边有卖蝴蝶结的小发卡,做的跟真的似的,两只小翅膀一颤一颤的,他都能想象出来,小莲戴上会是一副什么可爱模样。

问了下价钱,一百文,这种精巧程度,这个价格也差不多。

趁他大哥没注意到这边,赶紧让店家把发卡包了起来。

余光瞥到路旁的银饰店,他其实也有给张氏买首饰的想法,之前的那个手镯的事情,他还记得。

但大人的都比较贵,他卖人参的钱都在张氏手里,留着日常开销用,自然不会再拿回来,还是等这个月结束,拿到账房的工钱,再去首饰店看吧。

虽然值钱的银饰暂时买不起,但可以买个物美价廉的发簪。

他停在卖发簪的小推车旁边,看了片刻,挑了一个乌木的发簪,上面还雕刻了福如东海四个字。

小摊贩见他选中簪子后,立马夸赞道:“这位小兄弟真有眼光,这可是我们摊子性价比最高的一个乌木簪,打磨光滑,雕刻也是模仿名门大家字体,只要十五文钱!”

他捣了捣旁边傻站着的陆修武,“大哥,你不给嫂子买一个吗?”

他想到家里张氏跟他大嫂,都是用竹子做的发簪,做工粗糙,颜色也不好看,故而提醒一下自家大哥。

小摊贩见状,挑了个簪子,递到他大哥面前开始热情的介绍,“您不妨看看这个?这是专为妇人量身打造的趋利辟邪的桃花簪!”

陆修武接过,翻过来覆过去的看起来,十足的门外汉表现,小贩内心喜悦,开始疯狂推荐起来。

“妇人们只要戴上这个,那是六毒不侵三毒消灭,像这种厉害的簪子,我原价都是卖三十文的!不过我今日见兄弟你非常投缘,决定亏本十五文卖给你!”小摊贩心痛道。

陆修武见对方说的这么诚恳,有点不好拒绝。

“两个一起二十文,行就帮我们包起来吧。”陆修远说道。

小贩脸上闪过一丝苦恼,“两位小兄弟,这个价格已经属于亏本价了,小的上有老下有小,全家都靠这个小摊来养活,我还是看你俩投缘,才卖你三十文,实际上我这通生意做下来,基本都是亏钱的。”

见状,他大哥面色闪过一丝不忍,想着干脆三十文算了。

“既然如此的话,那你还是别亏本卖了,簪子我们不要了,告辞。”说完,陆修远拉着他大哥就要走。

小贩见他们头都不回,看样是真要走,连忙伸手拦。

“哎哎哎!小兄弟别走啊,我二十卖你就是了,快回来。”

他大哥就这么愣愣的看着陆修远完成了这笔买卖。

走远后,他大哥摩挲着手里的簪子,感慨了一句,“二郎,真看不出来你还会讲价。”

陆修远暗自嘀咕,他才不会讲价,他买东西就是图个眼缘,看是否物有所值,超出了心里标准,肯定不会买,他可是有原则的人。

兄弟俩给家里人买完东西,顺着这条街走到尽头,正好到了平安堂门口,刚巧赶上他们在进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