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立春(2 / 2)少爷我病歪歪首页

唐亓邦走后,唐寄安就被侍女扶着倚靠在了榻上,手中拿着一本书百无聊赖的翻看,全然不顾站在屋子中间,如呆头鹅的宁言。

炉火劈哩叭啦的烧着,把人烘烤的暖洋洋,唐寄安直到眼睛有些酸了,才将目光从书籍上移开,侍女立马有眼色的上前给唐寄安揉捏太阳穴,帮他缓解疲劳。

唐寄安舒服的眯起了眼睛,像只贪足贵气的猫儿一样,手中的书本随手扔在了脚处,“妙珠,该教的,你得去教这孩子。”

名唤妙珠的侍女诺诺的应了声,目光扫过站在屋内一角局促不安的宁言,带着一丝不屑的蹙了眉。

午膳的时候唐氏叫人过来请,唐寄安瞧宁言衣衫单薄的,也就没让他跟着一起去,留在屋子内暖暖也是好的,别刚来就把人冻哪儿去,刚好也让妙珠教教他规矩。

这次唐寄安不用轮椅了,银线滚过边的靴子踩在雪地上咯吱作响,小厮在后头撑着油纸扇,生怕有不长眼的雪花落在少爷的肩头。

露天的路程也就那么一小段,屋子与屋子之间都用长廊连接,任凭下雨下雪都是不怕的。

小少爷大半张脸都被掩藏在蓬松的毛领下,披风内是双面细绒,手中还握着暖手的汤婆子。

长廊外是一片矮竹,上面覆盖了一层薄薄的积雪,池塘里万年潜底的鲤鱼也浮上水面,用嘴巴顶着雪落下的地方。

这番美景在小厮看来是每年都会有的,也不知是什么吸引了少爷在这儿驻足,这儿可是风口处,要是吹出个头疼脑热的,该怎么和主母交代。

小厮犹豫不决,在被少爷骂和被主母责怪之间,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前者,鼓起勇气正要开口,就见唐寄安语气极其冷淡的道了句,“也不知这场雪会冻死多少人。”

少爷的眉眼间带着淡淡的忧愁,小厮还以为自己看错了,一直爱好玩乐的唐家二少爷怎么会关心起蝼蚁的死活,果然在眨眼的功夫,小少爷又变成了漫不经心的纨绔样子,迈步朝前走,嘴里还哼着诗雨楼的小曲。

唐氏的屋子未进便能闻到从内飘出的檀香,温和淡雅的气味配合着雪地,给人说不出的舒适。

不过唐寄安闻见,只想到了穿着土黄色袈裟的和尚,一口一个弥陀佛的讲着耳朵起茧子的大道理。

白皙的小少爷鼻尖被冻的泛红,修长的双腿跨过门槛,瞅准了屋内的火炉子朝旁边一坐,抖了抖下摆沾上的雪花。

“身子可好些了?”唐氏接过侍女递来的姜汤放在了唐寄安面前,青瓷的勺子搅动淡黄色的姜水,“下午就在娘这休息,娘给你拿了些好画来。”

褪去披风,唐寄安墨色的头发随意披散,大概是觉得碍事了,随手从腰上抽出一条带子将头发松垮的捆了起来。

饮了小口被搅拌不那么烫的姜汤,辛辣味冲的他眉头蹙起,倒吸了一口气,“休息就在娘这儿休息了,但看画还是免了吧。”

这时门外又进来一位身穿黛紫色袄裙的妇人,随云鬓侧垂着拇指长用细珠串成的流苏,随着步子轻轻的晃动,轻伏下身子对唐氏行礼,柔声叫了句娘,听的唐氏喜笑颜开。

“童儿赶紧坐下,怀着身孕还这般知晓礼数。”

唐寄安起身,要将靠近炉子的地方让给唐童氏,却被她婉拒了,在靠近唐氏的地方落了座,手自然的护在了肚子上,唇角带着笑道,“卿儿肯定希望小叔身体健康。”

“把门关起来。”唐寄安招呼侍女,他对这位嫂嫂印象是极好的。

侍女端上铜炉子,铜炉的下面有一个抽屉,里面放的是燃烧的炭火。铜炉的边缘盛着高汤,在炭火的烘烤下翻滚着,侍女端着肉菜放在里头煮,食用时从锅里捞便好。

“古董羹还是一起食才来的惬意。”唐氏为二少爷夹菜,手边放着每每用膳便要来一小杯的梅子清酒。

锅子咕噜咕噜的冒着热气,为偌大的唐府充满了烟火气。

唐氏喝了点酒,不自主的忆起了往事,眼中朦胧上一层水雾,拉着唐寄安消瘦的手腕,“当年大雪封了荆州,我怀着你一路向北,硬生生扛过了寒冬,来到了军营找到了你的父亲,我和他在军帐中相互依偎,吃的也是这。”

反应过来自己的失态,垂下眼睛,遮住了充满凄哀的眸子。

唐寄安喜欢听唐氏说从前和父亲的事情,自从唐将军去世后,唐氏便闭口不提,只是偶尔喝多,睹物思人之际,才肯透露几句心底话。

唐将军去的时候,唐寄安还是个牙牙学语的稚子,对父亲的印象几乎是没有的,长大后也只是从大哥口中听过些唐将军的事迹。

所以小时候的唐寄安时常会缠着唐氏询问父亲的事情,可每当提起唐将军,唐氏便是这副模样,对比知道已经去世父亲的事情,唐寄安更不想活着的人难受,自此后在唐氏面前闭口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