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
中军帅帐。
桓齮正在听着麾下右军裨将:骞盾的汇报。
“上将军,李牧已经从北境赶回来了,他还连同春平君赵佾在橑杨以南,预先屯驻了五万之众,外加橑杨城内的叁万守军,共计八万大军!”
骞盾拱手道:“末将以为,橑杨城必会成为阻碍我大军前行的一块硬骨头!”
桓齮闻言依旧望着地图沉思着。
在赵王偃与秦王联盟以后,前者便派遣老将庞煖攻燕……
按理说,事后赵王偃已经在邺城、涉城,瘀与布下了六万军,不可能还在橑杨又屯驻八万军……
毕竟赵王偃真正的战略目标乃是全力拿下燕国!
那么当前的情况便只有一个解释。
即!
李牧与春平君赵佾瞒着赵王偃,在橑杨擅自留守了五万军……
想到这里。
桓齮立即询问道:“查到橑杨以南的五万赵军,是哪个部曲了么?”
骞盾拱手道:“探马来报,说是庞煖攻燕的五万预备军。”
“哦?看来李牧与春平君赵佾的胆子确实相当大啊!”
桓齮饶有兴致,赵国君臣不和,对于他来说绝对是好消息!
赵王偃想要全力攻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燕地!
偏偏李牧和春平君赵佾却把五万预备军强行留在了橑杨以南,防范秦国……
毫无疑问。
李牧的决策没有问题。
问题在于李牧不仅违背了赵王偃的战略布局,并且还瞒着赵王偃私自屯驻军队!
这是极其严重的越权行为!
赵王偃肯定会对李牧心生顾忌和不满!
“上将军,依末将来看,李牧不死,赵国难灭!”
骞盾面色凝重的道:“据顿弱所报,赵王偃与我大秦盟约之后,李牧便立即南下回到邯郸,力劝赵王不能轻信结盟之誓。”
“但赵王偃向来刚愎雄猜,他从来只相信自己的判断,所以强行驳斥了李牧与春平君赵佾的劝谏,并将李牧重新赶回了北境雁门关。”
“结果当我军兵锋从楚国边境急转之际,李牧在未得赵王偃传命的情况下,便又私自赶回了邯郸。”
……
秦使顿弱把李牧的行动轨迹查了个八九不离十,所以大秦将领高层才会知晓这些细节!
从而也让骞盾对于李牧变得更加忌惮,后者不愧是赵国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预先把秦国的每一步都算到了,并且还做出了非常完备的防范!
大秦一方的突破口,则始终都在于赵王偃的攻燕之心……
“这个李牧,确实很棘手!”
桓齮皱眉沉声道:“可赵国毕竟还是赵王偃说的算,李牧即便及时赶回了邯郸,没有那十五万边军,他一个人也改变不了大局!”
李牧两度不得诏令,私自赶回都城邯郸,由于没有赵王偃的诏令和虎符,十五万边军仍旧在雁门预防匈奴来犯。
另外!
边塞上将,若是贸然领军回往都城,很容易被君王猜忌成逼宫谋反……
所以,李牧虽说有些失了君臣之礼,但其明显知晓赵王偃的底线在哪里。
对于身为臣子的李牧来说,他不仅要想方设法的预防秦国的虎狼之师,还得北抵匈奴,最后便是必须拿捏好君臣之间那尴尬的分寸!
叁件事!
无论哪件没做好!
赵国立时就会变了天!
“依上将军的意思,不管李牧……我军依旧按照原计划速攻?”
骞盾沉吟了一下,道:“可如果我军给赵王偃施加的压力太大,那么李牧和春平君赵佾必将顺势劝谏赵王偃召回庞煖。届时,我们即便拿下了瘀与叁城,又攻下了橑杨,却很难再威胁到赵国的都城邯郸。”
桓齮漠然道:“那就不打邯郸,只要李牧的边军一日尚在北境雁门关,进攻的主动权就牢牢的握在我们手中!”
桓齮这话说明他的心中已有谋划。
骞盾还想多问两句。
这时。
卫士进来说副校尉何季同求见。
桓齮:“传。”
骞盾退向一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