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得史书上还认为他们是中华最早的优秀外交官,简直是侮辱了外交官这三个字。
就像美国人安布罗斯·比尔斯在《魔鬼辞典一书中写到的那样,“外交是一种为自己国家的利益而说谎的爱国主义艺术”。因此外交官擅辩乃至于撒谎、欺骗都是职业需要,所以表面上看苏秦、张仪两人也没啥可指责的。
但东方明认为,外交官可以撒谎、可以欺骗,但前提是要维护国家的利益。哪怕外交官的个人想法与国家意志不相符,也必须抛弃私心杂念一心奉公——总之一句话,从事外交工作的前提,就必须是个爱国者。
再看看苏秦、张仪这两块料呢?
张仪先投赵、楚,不得重用后才入秦国。即便他在秦国混得风生水起,也是一旦自己的生命或是地位受到威胁就跑路,反复在秦魏两国间游走,最终也是死在了魏相的任上。
而苏秦合纵六国,使得强秦十五年不敢东窥函谷,但同样是在齐国遭受攻击就跑回燕国,在燕国偷了燕易王的老妈后怕被砍就又跑到了齐国。反正是哪里有官做、哪里安全有保障就往哪里跑。
所以那些将纵横家比作外交家的,其实是对外交工作最大的侮辱。
总之,大部分历史上的谋臣,只是做了别人都不肯、也不屑做的恶心事罢了。
正因如此,东方明自然不屑于给刘骜当一个谋臣或者纵横家,他认为作为一个人,无论如何还是要有点节操底线的,可眼下刘骜已经隐隐说出了他的担忧,总是要给这个天子一点面子,东方明思量半晌,把心一横,干脆把大师兄豁出去得了。
于是他微笑着说道:“陛下多虑了,臣虽不在长安,可我大师兄诸葛铮还在,我那师兄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料人和,若论治世之能,实在比臣胜强百倍,陛下若有难解之事,届时不妨宣我师兄进宫商议。”
宫玲在东方明身后听得直皱眉头,她自幼被师兄师姐带大,自然比东方明要了解诸葛铮,她知道大师兄虽然有才,却极为厌恶官场庙堂,东方明这个建议若是让大师兄知道,只怕他会极为不悦。
刘骜却是喜形于色,早在东方明没出现之前,刘骜就深知诸葛铮的才能,早就有心拉拢诸葛铮出仕为官。只是诸葛铮为人清高,虽任天谕阁祭酒多年,却很少入宫。而刘骜碍于祖训,也不好勉强,如今有了东方明的承诺,自然让他极为高兴。
他立刻点头道:“如此甚好,寡人久慕诸葛先生大才,只是一向疏于拜望,借此机会多多请教也是极好。寡人明日便传旨,只待先生痊愈之后,便替朝廷持使节往西域一行。”
东方明欠身一礼:“臣定然不辱使命,安抚西域诸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