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令孜返京后,为养活神策军,和王重荣争河中盐利,最终导致沙苑大败。
但神策军的人数应削减不大。因为李克用始终很克制,加之沙陀人的战术,往往是少量精锐骑兵猪突,以冲乱敌军阵型为先,随后再大量收割,李克用打胜之后就立即收兵。
朱玫趁机占了长安,结果却一再被神策军击败,也可从侧面看出神策军主力仍在。李茂贞、杨守亮、满存等当时大量神策军将领都在此战中立过军功。
也是在田令孜兵败逃往蜀地后,王建、张造、晋晖(应该是这个名字)等神策军将领才被调往剑南等地。也可侧面证明李克用只是击败朝廷,并未对神策军下重手。
再往后,出现神策军辉煌身影的,便是890年出兵河东。
记载的神策军加其余藩镇军共四万五千人,当然其他藩镇不可能出兵,也就诏令中这么一提。后来真正随神策军出兵,只有韩建一人。
说明当时神策军不足四万人?
包括张濬和孙揆的兵败,当他们和李存孝交手时,孙揆身边是几百人,张濬身边也只有几千人(其中还有朱温派来的一千人),不是说好的几万人吗,人呢?
所以这纯是一笔糊涂账。想想也是,杨复恭怎么可能真的把神策军交由张濬领出去送死?
再说回去,当初拟诏令的时候,杨复恭那么激烈的反对,有没有可能为了换来他调兵,其实四万人本身就是一个妥协后的数字,也就是说,神策军并不止四万人,只是准备派出这四万人。
包括后来关于这场战争的记载,其中从未出现任何一个神策将领的名字,包括查那些将领的传记,也丝毫发现不了他们参与这场战事的踪迹。
此战过后,再没看见神策军在战场上的身影了。
我知道后来昭宗逃出华州后,立即组建了十万神策军,但那也能叫军队?说是要打凤翔,结果只敢缩在距离长安城几十里的西渭桥后,然后听说凤翔军来了,一哄而散,连抵抗的意思都没有意思一下,全没了。
而且我严重怀疑这十万人注水了。
要知道,在史书上,昭宗也是一个被美化的君王,当然也有同情。天子诏令一下,便立即有十万大唐健儿应征入伍,多少也可让后人再次感受下大唐君王的余晖。
以上,纯是一家之言。
也算是解释下书中一些数据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