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九章 四角贸易(2 / 2)吃货封神录首页

随后便是交通——哪怕是有了猴子这些劳力,维持一条固定的商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牛马驮运、人力搬运到船运,从仓库到码头再到接洽,方方面面的人力物力畜力他都要安排好。

最后便是市场——为了保证糖能卖出去,并且卖出高价,姚远和宋异人商量了许多次后才确定了最终方案,那就是把商王也拉进这买卖里来,唯有如此才能保证这买卖不会被没收。

最后便是在关键位置塞人。

由于商王、女娲和昆仑山都想往这买卖里面塞人,所以姚远只能在尽可能保证自己商业机密和独立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平衡各方,既要让他们满意,也要让他们有所忌讳——这其中的分寸才是最难掌握的。

忙完这半年,姚远感觉自己都快要虚脱了。

不过他的累还是很值的——第一批的糖总算是通过水路运到了殷商和西岐那边,并且卖了个好价钱。

当然了,姚远不收贝壳,只收铜、粮食和布帛。

粮食自然是付给狐狸和猴子的报酬,铜则是给从商的巴人、荆蛮人的利润,布帛、丝绢则是顺着水路卖到了西岐去,然后换来了一大堆牛羊。

至此,这个小小的四角贸易总算是打造成功——杨戬和苗人的地盘卖出盐、糖,换回一大批西北的牲畜;荆蛮卖出铜,然后购买食盐;殷商买入羊毛和糖,卖出丝绢、布帛;西岐则是买入铜和丝绢,卖出牲畜和羊毛。

虽然只是试着卖了第一圈,但姚远就已经发现这其中的利润高得惊人。

牛羊牲畜在西岐不值多少钱,西戎和羌方的首领肯用大批的牲畜来换丝绢、美玉和铜器,这一笔买卖就有五六倍于成本的毛利,去掉西岐的商税和路途损耗也能赚到四倍;

巴蜀地区需要大牲口来帮忙干山地农活和运输,所以牲畜价格很贵,但那些一种就活的甘蔗和盐池的盐却不值几个,哪怕是加工成糖后多了一笔加工费,他们也愿意用等重的糖去换一头大牲口,这又是6倍以上的利润,而且因为是在自己的地盘上,杨戬不用交税。

荆蛮也不必说,用铜买川盐已经是几百年的传统,估计以后还会这么干。也正是因为这交易比较成熟,所以利润也比较“薄”,“只有”2到3倍的毛利;

最后就是殷商——有了鱼盐之利后的商人是最富有的一批人,也是最追求享乐的一批人,为了冬天能有一套保暖的衣物,为了日常能够进补一些带有甜味的东西,他们愿意花很大的价钱去购买羊毛和食糖。再加上因为手工纺织业最为发达,这里的丝绢和麻布也是最便宜的。

尽管这其中的差价很高,毛利也很高,但姚远唯独从这里没有得到太多实打实的利润,因为商王、商朝贵族和西岐都从中间抽了不少油水,剩下的盈利还要换成粮食,分一部分给九尾。

算了一圈总账后,姚远发现这个四角贸易贸易一圈下来,自己大概可以落到手40倍的利润。

对这个结果,他一点都不意外。

春秋战国时那所谓的八大豪商,做的生意基本上也都是这种和国计民生相关的产业,比如铜铁、牲畜、粮食、丝绢和食盐等,再来就是朱砂和珠宝之类高利润产品,资本攒足后就放高利贷或者投资政治,自然是富可敌国。

姚远这先秦的“四角贸易”一口气便涉及到了六七种基础民生产业,不赚钱是不可能的事,赚多赚少才是本事的问题。

生意就这样一天天地蒸蒸日上,不管姚远走到哪里都能听到一片阿谀奉承声,而且从事四角贸易相关附属行业的人——比如车马行、船行和特产专卖店的贾人——也开始供奉起了杨戬的神像,大有一种要将她变成财神的趋势,形势可谓是一片大好。

不过姚远干着干着,却有些干烦了。

老子当初愿意和小姑娘一起修仙,本来就是为了摆脱这些俗事,现在好不容易金丹大成,怎么这些破事反而缠上来了?

不行,等小丫头回来,得把这些破事甩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