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紫宸殿。
徽宗高坐龙椅,打着哈欠,杨戬扯着嗓子尖叫着“上朝,有事早奏无事退朝”的每日标准语录,这是杨戬第一次上朝,替代梁师成的职位。
不过自从田俊被贬出大太监的行列之后,有新的太监上台也是常理之事,只是......
“叔同,今日有些不同寻常啊?”吴敏对着前面的滕辉小声问道。
“哦?没有发觉,有何不同?”滕辉环顾左右,现在的大宋中枢皆是蔡京的小团体一言而决,已经没有其他人发挥的空间了,他滕辉因为消极怠工种种原因,已经不再是老蔡的亲信了,现在的礼部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曹晟若是看到滕辉这状态,就会知道不这是妥妥的躺平啊。
吴敏朝着李邦彦方向的后面一看道:“李大夫后面那人,独臂!”
滕辉好奇的看去:“我去,这不是独臂梁太监吗?这是还...还俗?不,不能这么说,是...还,就这样吧,这是啥意思?”
“哼,蔡京一手遮天,没有张相的掣肘,竟是如此放肆?”吴敏怒容满面,滕辉未言语,他也算是蔡京**,虽然现在渐行渐远,但是他还是不好评价。
“陛下,臣有本奏!”枢密使童贯首先上前。
“童王爷有事,呵呵,奏来!”徽宗笑呵呵的调侃道。
“陛下,今有梁山贼匪肆虐,竟是围攻我大宋北方重镇大名府,属实可恶,但是我禁军自从远征燕云,今年又剿灭二十五万的张匪,已是疲惫不堪,所以臣启奏陛下,本次应该派护国军上场,为国征战,枢密院可以派呼延灼为帅!”童太监道。
“这......张......”徽宗习惯性的看向以前张叔夜的位置,也习惯性的找张叔夜询问,可是他这才发现张叔夜已经因为去年税收表减产,二百被贬出汴京,后自请致仕。
见是没有了参考意见,徽宗看向蔡京,蔡京刚想出言。
“陛下,臣以为枢密使所提议不妥,护国军自成一系,皆是大宋军队,调用可以,但是让其归于呼延灼麾下不妥!”李纲出列道。
“臣附议,这护国军讲究配合,自然不好拆分!”吴敏出列道。
“你等不知兵事,国朝兵事,当分而治之,这是我大宋惯例。”李邦彦出列道,这已经说的很露骨了,这是大宋常规操作,但是直接这样说出来,还是有些让朝中大臣惊讶的,就像后世“你为谁服务”这句话一样。
而类似于这句著名的政治宣言也是发生在大宋,发生的背景是在宋神宗熙宁四年的一次御前会议上。宋神宗召集两府宰执,讨论的是镇压庆州军队叛乱事宜,结果在争论过程中逐渐偏离原本主题,变成了对变法事宜的争论。
当时文彦博向宋神宗进言:“祖宗法制具在,不须更张以失人心。”宋神宗曰:“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于百姓何所不便?”。
这句话已经已经是诛心之言了,相当于直接指责文彦博等人为一己私利阻碍变法,你们这些人你不是一直讲究以民为本吗,变法对平民有利你们为什么还要阻碍变法?
然而宋神宗没想到,文彦博这个耿直老boy,直接不装了,摊牌了。用大实话回怼道:“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意思是老子才是替你皇帝老儿干活的,你要搞清楚,那些老百姓算啥。
文彦博说的这大实话一针见血地点出了旧党的核心诉求:维护官僚地主士大夫的利益,至于老百姓的死活该我屁事。老子说得民心,这个民指的是我们士大夫,那些家伙也配叫民?
这句大实话直接怼的宋神宗无言以对,只能干巴巴地说,士大夫们也不都是反对的,不是也有支持的吗。就这样把这个话题掩盖过去了,要不然实在聊不下去了。
可是李邦彦可以让官场老鸟闭嘴,但那些血气方刚的爱国青年,却是不干了。
“请问李大夫,何为惯例?兵事不是应该保证战力吗?”
“陛下,李大夫有针对护国军之嫌,当罚之!”
......
然而几个绿袍小官自然不能把李大人怎么样,这事以小绿袍犯上被驱逐出紫宸殿而告终。这还是因为李纲他们据理力争而得到的结果,这样一来,登州军被调遣征伐梁山成为定局,李纲只得叹了一口气,默默的退回班列。
然而今日让李纲等抓狂的还在后面.......
“陛下,臣有本奏,”身穿绯红色官袍的王黼出列道。
“奏来!”
“陛下,臣启奏,梁师成虽身为公公,但是少有文才,常奔走与国朝诸大事之间,这过往的种种大功先不说了,就说广阳郡王复燕云之功,当初梁师成也是拼命的赞成和帮助,这当中理应有他一份功劳在。这天下文臣武将,有功必赏,难道就应为梁师成是宦官而泯灭与众臣吗?陛下,您一向仁慈,也很公正,所以臣请求陛下赐梁公师成进士出身,以张其功!”王黼说的那是慷慨激昂,仿佛这独臂老梁是受了多大的不公似的。
不过还未等徽宗出言,李纲再也忍耐不住,他本来嗓门就大,这一来更是义愤填膺,声如炸雷:“荒唐,这天下有一个宦官可以赐同进士出生的吗?如此这样,致全天下的苦读学子为何地?”
“王黼,你还是狗改不了吃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