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芝龙不想当山大王、也不想在有选择的情况下抛弃华夏衣冠投靠鞑子,但若不做点什么、又咽不下这口气。
“大人说笑了。永安伯能有今日地位,又岂会没有党羽。”在郑成功看来,郑芝龙是关心则乱。
郑芝龙刚想说话,管家就急急忙忙走了进来:“老爷,有圣旨。”
郑芝龙闻言忙焚香沐浴、换上官服。
圣旨的内容很简单——让郑芝龙携子入京。郑芝龙接完圣旨后,大喜、当即命人拿了一千两银子给传旨的使者,然后立即设宴款待帐下诸将。
尽管圣旨没有赏赐郑芝龙的内容,但所有人知道圣旨的内容后,都知道朝廷必定会厚赏郑芝龙,所以郑氏集团人人兴高采烈——朝廷承认了郑芝龙的功绩,他们的功劳自然跑不了。
郑芝龙议功一事,王鹏君大获全胜,在军中的威望益发高涨,文官集团也因此更加敌视王鹏君——在东林党看来,王鹏君就是另一个魏忠贤,国贼不除,大明就肯定要完蛋。
郑芝龙接到圣旨后,第二日便选择由海路入京!
在钱谦益的串联下,东林党、齐党、楚党、浙党等政治势力集团开始抱团针对王鹏君——王鹏君的势力虽然增加了,但倒王党的势力也增加了。
“阁老此言差矣!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等人虽然帮王鹏君发声,但并不是他的党羽,他们只是就事论事而已。虽然我也恨不得立即为国除贼,但对大明而言,暂时留着他,利大于弊。”崇祯支持王鹏君的提议后,钱谦益之所以选择偃旗息鼓,是因为他知道此时的大势在王鹏君身上,硬钢是打不赢的。
“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等人是朝廷的人,他们还是忠于陛下的。”吏部尚书薛国观显然也赞同钱谦益的观点。
“这一次鞑子入关,朝廷损失了十几万精锐。西北叛军更是趁势做大,大明目前处于一个最危险的时刻,无论是平叛还是抵御鞑子,都要依仗那十几万勤王军,而王鹏君在这十几万大军中的威望太高了,所以此时万万不能和他不死不休。”户部尚书侯恂知道王鹏君最恨的就是自己,如果文官集团这边死咬着不放,王鹏君很可能会拿自己杀鸡儆猴,所以别看侯恂对王鹏君喊打喊杀,但都是浅尝辄止。
“等蓟辽防线修复,西北叛乱平定,就是动手除国贼的时机。”钱谦益自信的说出了自己的判断。
“陛下对其也有戒备之心,所以才会让周瞻接管南京锦衣卫。现在虽然不是动手除掉他的时机,但也要尽量限制他的势力,否则日后下手时必有天大的麻烦。他和魏忠贤不同,他在军中有根基,且胆大妄为,稍有不慎,就是滔天大祸。”温体仁能坐稳首辅的位置,能力和手段自然都是拔尖的。
大明的文官一向喜欢和皇帝对着干,想找个顺着自己的阁老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崇祯对温体仁能力不足的缺陷选择了容忍。
“此贼不除,日后大明必定会亡在他手里。”南直隶士绅通过和周瞻合作,暂时逃脱了王鹏君的魔爪,但只要王鹏君还活着,阴影就随时存在——崇祯随时都可以用王鹏君来镇压南直隶的士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