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台又问顺顺:“你这些年都没有再去看王青原吗?难道真因为她冒犯你,你生气了,所以你远离她了?”
“我每年都会去看她一次的。”顺顺道:“只是她不知道罢了,我想让她回归正常人的生活。”
凤台不知道顺顺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他闲暇时会在浮尘镜中看一看王青原,感悟一下人生。
情场失意事业得意,说的应该就是王青原吧。
张氏去世后那几个月,王青原颇为伤心,等过了伤心的时候了,王青原开始接一些绣活。
或是找到了寄托,王青原后来绣的东西越发有灵性,在韦州名声越来越大。
开始有富贵人家请王青原去做绣娘教家里小姐刺绣。
开出的束脩的确高,而且每日只需教一个时辰,王青原便去了那户人家。
王青原教刺绣十分认真,那家小姐绣艺日益见长,后来那家主人又把王青原推荐给另一户人家。
王青原也应下了。
就这样教了几年,王青原存够了银子,她便自己开了家小绣坊,找了几个朴实乖巧的女孩,教她们刺绣。
从王青原绣坊出来的绣娘都被其他绣坊争着要,王青原当初开绣坊的用意也在此,出绣活是附带的,主要是想多教几个徒弟。
原先教的那几位小姐都来自富贵之家,她们绣艺虽高,但难出闺阁,一般人根本见不到。
大仙教了她这一身本领,武艺是不好传授了,但绣技总能教人。
也让那些穷姑娘多个寻饭吃的门路。
王青原开绣坊无意和其他大绣坊抢生意,她的口碑又好,有外地的商户专门到她这儿买绣品,时间久了,开绣坊挣得钱反而比束脩得的多。
凤台闲暇时看着王青原教绣女刺绣,他想巧夺天工说的就是王青原了,若是她有仙缘,说不定可以在织女手下做事。
韦州的人说起王青原,除了说她绣技好,就是说她难出嫁的事。
外面传的话有些难听,对于这些蜚短流长,王青原是想得开的。
等到年岁再大些,厌倦了做针线的日子,就找一处庵庙清修吧。
王青原平日里除了教年轻女孩刺绣,也打听了一些道姑修行的事。
庵庙肯定没有那么清静,但是手上有钱总要好些。
王青原一边想着在何处清修的事,一边看着手边的彩线。
她挑拣了许久,始终没有找到她要的那种蓝色。
于是,王青原直接唤来店里的伙计,问他之前买的那种浅灰蓝色。
可是看到那个伙计的样子,王青原呆住了。
那伙计倒是镇定自若的走到王青原面前,和她打了招呼,然后问她需要什么。
王青原说了需要彩线的颜色和捆数,又在那儿暗自思忖,为何会在这儿遇到苏笙。
为何苏笙会成为这家针线庄的伙计?
店里又来了几个买针线的姑娘,苏笙替王青原找来浅灰蓝色的线,就去招待其他客人了。
王青原带着买好的线回到了绣坊,她一边看那几个姑娘刺绣一边指点,看了一圈之后她觉得自己还是有心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