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莫名的思绪确实来得莫名,相关画面片段在温言脑海中一闪即逝,很快又杳然无踪了。
驱散了这股莫名之思,温言收拾好心神,舒展了久坐后不甚通畅的血脉经络,长长吐出一口浊气。
打开窗门,外面阴沉沉的一片,似是又要下雨了。
春分亦有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
燕子已从更南的南方飞来,天色将雨,潮湿的空气将昆虫的翅膀润湿,令其高飞不得,于是燕子也在空中盘旋低飞,捕食起这些昆虫。
天际一道耀目的闪电从天而降,随即便传来一阵轰隆隆的雷鸣作响。
超凡世界的雷霆并非单纯的物理层面的大气放电现象。除了雷云中的正负电荷互相中和,其中更融入了不可言说的天地法理。
也因此天地之力的存在,使得炼神一道修行者渡雷劫修行成为一种可能。涤荡阴神的正是化入自然雷霆之中的天地之力,或者说,是雷电之法理。
温言走出了房间,来到空阔处,望向远方的那片积雨云,感受着震荡传来的雷鸣与铺满远方天际的电闪,似是要将这股天地之象印入眼底,引入心里。
心外无物。
不通修行者心中没有对于天地之力、雷电法理的概念,故而他们也感受不到雷云中的伟力。对于他们而言,刮风下雨打雷之属,确实也只是一种自然现象罢了。
但在修行者的眼中,每一种自然的天象背后,都带着一种或多种的天地之力,天地之象正是这些天地之力的具象化展现。
风中带来了一缕缕毫毛细雨,正是所谓:沾衣欲湿杏花雨。
温言凝望着远方天穹,怔怔出神。
忽然,她有些惊诧地眨了眨眼,随后再度凝视,发现这并不是自己的错觉——比远天之雷云更远的天际,一座遮蔽天穹,覆压百里的天空之城缓缓显出了行迹。
万里重云亦无法掩蔽其轮廓,这轮廓温言认识,正是属于新朝的举世唯一的天之都。
巍巍天之都向着妖都方向行进,速度不快,却无可阻挡。
积雨云层阻挡在其行进路线之上,天之都却未曾半点有改易路线的意思。不闪不避,径直冲撞而过。
于是,浓密的云层被排开向天宇四方,其中积蓄的千百吨的雨水便呈瓢泼之势,倾泻而下。在这仲春时节,竟是下出了一场难能一见的倾盆大雨。
一头扎入雷云,天之都的城市体表,一时间仿佛覆盖上了一层电浆的外衣,但很快这些电能便被这座天空之城给吸收殆尽了。
行于九天,天地之风雷俱为这座天空之城的能源来源,区区一片小小的积雨云所带的电荷,轻松拿捏了。
这便是前古修行者文明与而今人类科技文明相结合的巅峰造物。
再次见到,温言仍会为其感到深深的震撼。
《荀子·天论》中的一句话浮现于她的灵台: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
这一天,妖都千万人的见证下,天之都飞临了妖都城郊。
同样能看到这座巍峨的天空之城的,还有横断山脉内数以亿计的妖类。
天之都此来,虽然撞碎了妖都的阴云,但温言分明看到,笼罩在此刻妖都之上的,是更浓重的阴霾。
适才调整完毕的修行法门在三元中运转地更为顺畅了。
身处大事件的漩涡之中,即使只是一条杂鱼,也会在气机牵引之下蒸腾自身之气运,蒸蒸日上。
利于修行,只是此种环境下的美好表象罢了,更多人,只能作为大事件下的背景板,乃至被榨干了气运,沦为祭品。
这些,温言都有着清醒的认识,但她却仍想留下来看看。
看看在小院中两位法境巨擘,在妖都千万人族,如今还要再加上一座天之都,此三者共同守护下的妖都,又将以何种的姿态度过此番劫难。
这,也是一种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