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已经隐隐出现了格局苗头的乡下势力。
在30年桥本五郎搞刺杀之前,岛国人对于军国主义的那一套还没有特别的狂热,战斗力也仅仅是在明治年代之后才有了较大的提升。
就像是在对俄国内战的干涉过程当中,他们出动了11个常备师团,但是被苏我的游击队给打得落花流水。
当时苏我的重武器,甚至是从北洋那边借来的大炮,专门用来打日本人的。
这是一个看着很离谱的新闻,并且是真的,来源是人民网,但是原新闻已经被删除了。
很离谱,但是是真的。
干涉战争中,岛国军队表现得不堪入目,无论是在战斗力还是军纪上,都是一团乱糟。
“当时随军记者记载,在远东的各国干涉军当中,日军军纪比美军更烂,战绩比北洋军更差,士兵天天逛窑子,跟白俄娼妓鬼混,军营里性病横行,出门就让游击队打得满脸桃花开,各方面都是妥妥的地下室。”
至于说北洋的战绩为什么好?因为借了大炮,就是混在干涉军中的内奸。
真正好起来,变得像是二战当中的那般,训练有素,不怕死,就是在明治维新之后,将天屎视为神明,信奉武士道,还是在30年之后才开始的事情。
也就是说,在这个时间点之前,士兵的对于君主的忠诚度并没有想象当中的那么高。
在将军队中的一些权利下放到了地方之后,一些野心家就开始尝试着染指军权。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至关重要的粮草掌握在人家手中,即使是手中有枪,在这个相对来时没有那么混乱,一切还能够讲道理的时候,还是要笑着陪酒的。
掌握了命脉之后,渗透就能够一点点的开始了,直到将这支军队变成私兵。
但是这并不是能够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的事情,他们所能够拉拢的,也就只有被发配到乡下的民兵,训练程度比较低,手中有枪当时弹药补给全部都被掌控在军部手中,这也是对他们的限制。
真正的精锐还是牢牢地掌握在政府手中,如果真的有地方出现了叛乱,那么附近城市当中的军队,就能够在第一时间出现,并且将叛军给清扫掉。
这是一个很合理的想法,但是却太过于理想化。
事实上,一个几十万人的城市每天要消耗掉的物资都是海量的,但是城市本上并不生产这些生活所必须得物资,全是靠着乡下支援。
尤其是在城市天天被轰炸的情况下,连工业品都没有办法生产,硬生生的从工业国变成了农业国。
本身在混乱时期,自给自足的乡下就比城市更加占有着优势,这下好了,城市中基本上全都是没有了工厂的工人,全是负担。
无奈之下,岛国只能够开始了大下乡计划,将大量的无业人士向乡下迁移,尤其是老年人口和幼年人口,让城市人口比例远远地低于乡下人口比例。
同时带来的,也就是乡下的力量开始壮大,和城市派开始达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平衡,因为壮年劳动力都还在城市当中,成为了预备役,随时准备应对共和国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