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表达了一个信号,刘辩的政策是正确的,至少以杨家为代表的许多士族,是支持的。
到时候,自己的政策公布出来,再也不会发生孤立无援,天下士族皆反对的惨剧。而这个就是自己激动的原因,只要有一少部分士族支持,刘辩就可以放心大胆的执行自己的想法了。
如果有杨家的支持,自己近半年来的忧虑,将会迎刃而解,这让刘辩如何不激动呢?
“杨太傅呢?”
“我爹只会效忠当今天子。”
意思很明显,谁是天子,我杨彪效忠谁,如果有一天你刘辩是天子,我就效忠你刘辩。
“我爹本来不同意我来此的,是我称赞了济王一番,说济王如何雄才伟略,什么千年一出的天才,我爹才同意我来的,至于结果,就看济王的方法能不能说服我爹了。”
够了,谁都知道,杨彪就杨修一个儿子,杨修愿意效忠,基本代表了杨家的意见,谁都知道杨修在杨家的地位,就是说未来的家主也不为过,而杨彪也是出名的长寿,因为杨修的死深受打击的情况下还活了八十多,如果杨修不死,鬼知道能活多少岁。
“方法本王都有,本王让位就是害怕这个政策一旦施行,就会天下大乱,所以想先从小范围施行,如果可行再推往全国,就算失败,影响也不大,不至于大汉就此覆灭。”
杨修见果然跟自己猜测的一样,就问道:
“是什么方法?”
“别急,本王想知道,你小子是怎样猜到,本王有解决土地兼并问题的方法的。”
“哈哈!直觉,济王信吗?如果没有一点办法,济王会甘愿放弃皇位吗?想来,济王已经有了比皇位还要重要的事情。我猜测,就是有了解决大汉这个最大的问题的办法,或者还有其他的,这个暂时就不好猜了。”
刘辩点头默认,郑重其事的道:
“本王的方法就是:摊丁入亩和科举选才。”
杨修大惊,他不是很了解,但是多少可以联想到一些,说话都有些颤抖了,还是对刘辩道:
“济王……能不能……解释一下?”
“就是以后的所有的税赋,只按土地多少征收,不再按人口征收,而且取消所有的苛捐杂税,只征收田税,其他的各种杂税计入田税。也就是地多者,多交税,地少者少交税,无地者,不用交税,只服丁役即可。当然还有许多细节,今日就不明言了。”
“就是说,如果一家人有十口只有一亩地,只需交一亩的田税,和丁税就行了?”
“基本就是这样。”
“那科举选才呢?”
“以后的选才,不再是靠举荐,而是国家统一考试,择优录取。只要是大汉子民,都有参加科举、入朝为官的资格。”
杨修彻底傻了,这两个方法,不管哪一个,都会引起天下动荡,刘辩竟然能想到两个,如果这样施行,天下……
杨修不敢再想下去了,就这样如行尸走肉一般,离开了别苑,离开了文陵。
刘辩没有阻拦,刘辩知道科举大家还好接受一些,而“摊丁入亩”这是彻底掘了士族的根基。如今士族土地无数,同样要交的税赋更是无数,而士族的人口不多,如果把丁税摊到土地上,有多少士族可以接受呢?
刘辩选择告诉杨修,是因为提前知道了杨家“穷”,相对还容易接受一些,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刘辩是不可能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