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2章 摩尼:光明与黑暗的较量(1 / 2)古代历史着名人物首页

一、摩尼:光明之子的诞生与成长

在公元三世纪的巴比伦北部,一个注定要改变世界宗教格局的生命悄然诞生,他便是摩尼(Mani),摩尼教的创始人。摩尼的母亲满艳(Maryam)与波斯的安息(Arsacids)王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为他日后的传教之路铺垫了某种神秘色彩。

摩尼的父亲跋帝(Patek)是一个充满宗教热情的人,他信奉着犹太派基督徒中的厄勒克塞(Elchasaites)派,这个教派以极端的禁欲主义和繁琐的浸礼仪式着称。摩尼从四岁起便被父亲带入这个神秘的世界,开始了他与宗教不解之缘的旅程。

在厄勒克塞派的熏陶下,摩尼逐渐展现出了超凡的宗教悟性和洞察力。他自称从小便受到天使的启示,这些启示为他日后的宗教思想奠定了基础。二十四岁那年,摩尼迎来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启示,这次启示来自神我(Syzygos),它向摩尼揭示了摩尼教的主要基本教义。

二、摩尼教的创立与传播

受到神我启示的摩尼,毅然决然地与厄勒克塞派决裂,开始了自己独立传教的生涯。然而,这条路并不平坦,如果没有父亲跋帝的保护,摩尼很可能因信仰差异而遭到迫害。摩尼带着仅有的两个追随者来到了泰锡封(Ctesiphon),开始了他艰难的传教之路。

在波斯北部,摩尼和他的信徒们经历了无数次的挫折和磨难,但他们始终坚信自己的信仰。后来,摩尼决定取海路前往印度,这一决定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在印度,摩尼成功地使杜兰(Turan)国王皈依了摩尼教,这一胜利不仅增强了他的信心,也为摩尼教在印度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印度归来后,摩尼的声望和影响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他赢得了波斯萨珊王朝国王沙卜尔(Shapur)的兄弟、呼罗珊(Khurasan)总督卑路斯(Peroz)的友谊,并通过卑路斯得以晋见沙卜尔。摩尼用中古波斯文撰写了《沙卜拉干》(Sabuhragan)一书,详细阐述了摩尼教的教义,并题献给沙卜尔。沙卜尔对摩尼的宗教思想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并给予了他和他的信徒在帝国范围内自由旅行和传教的权利。

在沙卜尔的支持下,摩尼教的传播速度迅速加快。摩尼派出了使徒阿驮(Adda)、承法教道者帕提格(Pattig)等人向罗马帝国境内传教,同时派出了末冒(Mar Ammo)等人向东方传教。在短短的时间内,摩尼教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宗教。

三、摩尼教的教义与特点

摩尼教虽然融合了佛教、基督教和琐罗亚斯德教的某些元素,但其核心思想却来自于琐罗亚斯德的二元论。摩尼教导说,世界并不是由一个神来统治的,而是两种势力之间不断斗争的场所。这两种势力分别是罪恶势力和善良势力,它们分别用黑暗和物质、光明和精神来鉴别。

在摩尼教看来,善良势力和罪恶势力在实力上是旗鼓相当的。这种信念使得摩尼教在哲学上避免了关于罪恶存在的佯谬问题,而这一问题在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哲学中却一直困扰着哲学家们。

摩尼教还认为,人的灵魂属于善良势力,而人的躯体则属于罪恶势力。因此,摩尼教徒们主张禁止所有的性关系,即使是为了生育的目的也不例外。同时,他们还禁止吃荤和饮酒等行为。然而,这些禁令并不适用于摩尼教会的普通会员,即“旁听者”。他们允许有妻子(或情人),抚养家庭,吃荤、饮酒等等。但是,“旁听者”必须遵守一定的宗教仪式,并支持被称为“上帝的选民”的少数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