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管隧道技术?一般都是用在深度较浅的水里,可港珠澳大桥,明明是在伶仃洋流域!水深至少在三千米以!而且沉积的沙石、海底情况不明,这些可都是不能忽略的问题啊!】
【这实在太夸张了!我很想知道,在这种条件下,究竟是怎么做的,才能沉管成功?】
【是啊!简直不敢想象!但要是用盾构法,可能桥梁还没建成,一半的海域已经被游携带的泥沙堆积成平原了!】
在听到林明说的“沉管隧道技术”后,直播间被弹幕刷屏。
很简单,一般来说,修建海底隧道,只有两种方法。
第一就是沉管法,把一节节前后端完全密封的隧道部分沉入海底,然后安装固定。
在此期间,要确保整个隧道的所有部分,都不能渗水!
一般经常用在水流轻缓,垂直高度比较低的水里。
一节隧道部分,就是几十吨重!
再加水的浮力,要完成这样的工程,不仅困难,而且非常麻烦!
另外一种,就是盾构法!
也是目前建造隧道,最高效,被人青睐的方法。
只需要一台大型盾构机,就能不断挖掘推进,做出隧道的雏形,而且盾构机还可以对松软的材料进行堆砌,从而使隧道内壁更加坚固!
不管是从效率,还是从技术支持,盾构法都是绝对的主流!
就像之前的阿三网友,十分笃定华夏的港珠澳大桥,就是用了盾构技术!
但实际却并不是!
林明不紧不慢,继续开口。
“当然!普通的沉管技术,不可能解决大桥遇到的问题!仅是一个垂直高度,就是一个很大的阻碍,更别提能把隧道部分送到海底了。”
“于是我们的工程师,想到了另外一种方法!”
“在海床浅挖出沟槽,将预制好的隧道沉入到沟槽,然后再进行水下对接。”
索菲娅眼前一亮,这个办法,直接减少了下放隧道部分的数量和次数,此外,海底作业的时间和难度也大大减少!
简直就是天才!
但她知道,怎么把预制的隧道放到指定位置,并且能确保不会受到洋流运动的影响,这才是最大的挑战!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每节隧道沉管长180米,宽33米,高11米,重量更是高达七万六千吨!要一次成型这种沉管,这不仅是技术考验,也是细节考验!”
“那!您和工程师队伍最后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索菲娅迫不及待的问道。
她感觉自己已经站在问题答案的门口了。
只需要轻轻推开这扇门,就能知晓一切答案!
【天!七万六千吨!这样的隧道,到底该怎么放进海底??完全是科幻片的既视感!】
【不是传统的沉管法,但总的来说,这样便捷了很多!不需要把隧道分成车厢大小的部分!想象一下,6.7公里的隧道,至少也得分成几十个小的隧道部分!
头尾都需要密封,防止进水。也就是说,等连接隧道部分的时候,就是整整二倍的工作量!而直接做好预制隧道,只需要考虑怎么把它送进指定地方就可以!】
【明白了!原来是这样!就是这七万六千吨的隧道,到底是怎么运的?!完全不像我们现在的科技能做到的!】
听完索菲娅的问题,林明笑了笑。
“我们把整个隧道,划分成了八个小的单元,等送到指定位置再拼接成一个整体,这样,就初步解决了海底隧道的问题。”
“原来是这样!”
“但是主桥部分,架设在海面,和海底隧道怎么连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