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已是副研究员二级,收入稳定的秦沐枫来说,这些开销几乎不值一提。
孩子们对于新学校也是赞不绝口,除了完善的体育设施外,学校还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小组,如美术、音乐等,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全面发展的舞台。
在这里,孩子们不仅能够收获知识,更能在艺术的海洋中遨游,享受成长的快乐。
说起来还真有些趣味,回溯往昔,在那个“素质教育”尚未成为口头禅的年代,它却像一股清泉,默默滋养着每一寸教育的土壤。
那时,凡是稍具规模与实力的学府,皆会精心栽培起自己的校园文化之花——运动队在晨光中奔跑的身影、乐队于黄昏下悠扬的乐声,这些场景如同画卷般铺展,为校园生活添上了几抹亮丽的色彩。
即便是师资力量稍显不足,也无妨,因为彼时的城市角落里,总能找到政府扶持的兴趣班,诸如历史悠久的少年宫,它们如同知识的灯塔,指引着好奇的孩子们。
政府的补贴使得学习成本降低,家长们乐意于在每一个闲暇的周末与假日,引领孩子步入那扇充满可能性的大门,让他们的童年不仅限于书本,更添一抹实践的乐趣。
秦沐枫的热心同事在这温馨的一幕中充当了重要角色,他帮助苏艳红一家五口在校门下定格了笑容,那瞬间的快门声,似乎预示着这段记忆将在时间的长河中愈发闪耀,成为未来孩子们长大诚人后回顾时心头的一缕温柔。
重返校园,宿舍里再次充盈着欢声笑语,苏艳红迫不及待地与室友们分享了假期的点滴。
其中,袁婷婷的声音尤为激动,她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好奇。
“艳红姐,你真的去实习编辑岗位了吗?”
这句话不仅仅是询问,更像是一种心灵的共鸣。
袁婷婷,一个怀揣编辑梦想的少女,她对这个职业的每一分好奇与渴望,都化作了接连不断的问题,希望能从苏艳红的经历中找到自己的航标。
而苏艳红此行不仅参与了一本杂志的创刊过程,更是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第一手经验,这无疑为袁婷婷打开了一扇窗,室友们纷纷拿出笔记本,生怕错过任何一点启发与启示。
在那个时代,文学系的学生们心中有着一份纯真的理想,成为作家是最耀眼的梦想,其次则是那些看似平静却稳固的公务员、教师等职业。
而编辑这一职业,因其能够近距离接触作家,加之当时的新闻机构大多为国营,编辑岗位仿佛也成了另一种形式的“铁饭碗”,吸引着有志青年的目光。
段薇,这位新晋的学生会宣传部副部长,灵机一动,提出了将苏艳红的经历书写成文,投稿至学院的院刊。
不同于严谨的学术期刊,院刊是学生思想碰撞的舞台,更贴近学生的心声。
苏艳红思索片刻,觉察到自己那些真实且充满故事性的经历,正适合与同窗们分享,于是欣然应允。
夜幕降临前的宿舍,交谈声渐歇,每个人都回归到了各自忙碌的世界。
苏艳红则被段薇邀请至文学系的迎新接待处,帮忙接待新生。
段薇认为,苏艳红作为作协会员的身份,能给予新生更多对文学世界的期待与向往,而苏艳红也深知,积极融入校园生活,未来在求取推荐信时,将获得更多来自学校的真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