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周父今年已经到了可以退休的年龄,但他还是不太情愿,总想着再干两年。
五十五岁的人了,还要做那么繁重的体力活,再好的身体都要熬干。
原剧里,周父退休没几年就油尽灯枯了。
这回周秉昆可不打算惯着他。
他不光自己去,还给秉义发了电报,架也得给老爷子架回去。
一路从东北跑到西南,如果交通方便的话,带上郑娟一起游玩肯定不错。
奈何,这个年代车马太慢,一趟火车要“哐当”五天四夜。
还是放过郑娟儿吧,她刚出月子没多久……
现在离春节还有一个月,他还是逆着大流走的,火车没那么挤,实在座累了还能上行李架躺上一会儿,所以这一趟还算轻松。
在列车员和乘警第n次将他从行李架上拽下来的时候,周秉昆终于到了重庆。
不过虽然到了地方,他却不能直接去找周志刚。
毕竟他在是大三线工程,有严格的纪律要求,冒冒失失钻进大山,万一被当成敌特分子就尴尬了。
还得拍份电报。
「我和秉义,在重庆万佳宾馆——秉昆」
就这几个字,花了九毛八,加上给秉义发的电报,花了足足两块钱。
可以说一字一金。
以后到了古代,他一定要手搓电报机,收他们一字十金。
不对,古人会文言文,还会超链接,得按笔画收费。
……
胡思乱想中,小半天过去了。
周志刚心急火燎地赶到宾馆,刚见面,气儿都没喘匀,上来就抖出一堆问题:“秉昆?秉义呢?你俩咋回事?怎么跑重庆来了?”
“您先坐,秉义还没到呢。”周秉昆示意他不用着急。
见周秉昆云淡风轻的样子,不像有啥大事儿,周志刚这才松了口气。
“先给我倒杯水,这没头没尾的,吓我一大跳!你看看我这身,直接从工地上赶过来的,帽子都没摘,领导还给我派了个车,以为咱家出什么事儿了……”
周秉昆给他倒了杯水:“主要是跟您报个喜,我们仨都考上大学了!”
“都考上了?秉昆你也考上了?”周父很是惊愕,还带着些有些难以置信。
“好事儿啊,大好事儿!个个都争气!尤其是你,看着一大家子,还能抽空考上大学。”
周秉昆一脸遗憾地摇头:“他俩都进了北大,我可不能比,就考了个工业学校。”
周父心情大好:“知足吧,我还不知道你,初中压根儿就没学,能考上都是烧高香了。”
“不止呢,冬梅嫂子、蔡晓光,他俩都考到京都去了。”
“都了不起……”周志刚夸完,又小心问,“她和蔡晓光,他们那事儿咋样了?”儿女终身大事儿,由不得他不上心。
“有点儿苗头。”
周秉昆想了想那俩人的关系,实在找不到合适形容词。
“啥叫有苗头,马上三十的人了……”
“别跟我说呀,我都儿女双全了……这样,咱先去吃点儿东西,在这儿睡一觉,明天早上秉义就到了,您催他去!”
周志刚摇了摇头,不管怎么打算,他都得先回去交接一下,作为二班班长,还是得以工作为重。
周秉昆几番挽留,都改不了他的心意,只能同意。
现在看来,周志刚退休这事儿还真不好办。
领导器重,工友团结,跟着他的还是十几年的老班子,更重要的是,老爷子还不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