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九章 蛰居树林端午寄慨(2 / 2)奠香魂首页

举世温蠖那可蒙,蝉蜕浊秽浩气吐。

为箕为尾为虹霓,駴走罔象敢予侮!

五丝九粽投深渊,正恐幽怪笑人鲁。

况以凭吊恣欢娱,蒲酒枭羹长命缕。

唉!屈原生不逢时,葬身鱼腹,连一抔黄土都不需要。既然举世昏聩,倒不如解脱于污秽而赴清流而死。可是世人却荒唐地擂着大鼓想驱走水中的鱼鳖和水怪,甚至向水中投进一些粽子之类的东西去喂饱它们。恐怕连水中的鱼鳖和水怪都会嘲笑世人的愚昧吧。在这样一个严肃的凭吊日子里,人们竟然恣意的欢娱取乐,还饮着蒲酒,吃着枭羹,为自己驱邪,祈求着延年益寿。这哪里是祭祀忠心爱国的屈原,分明是借着祭祀屈原来愚弄世人为自己祈福啊!

这不仅是李振钧的不解与不平,也正是屈原的郁闷和遗憾!

“即使招魂歌楚些,不谅丹心心更苦。”纵然人们年年唱着楚地传统的歌谣为葬身汨罗的屈原招魂,但如果不能体谅他的一片赤子之心,恐怕屈原的心中会更加痛苦吧!你看那一卷《离骚》里,字里行间无不充满着楚怀王与自己离心离德而引起的忧虑,但屈原怨恨的却不是楚怀王,而是痛恨那些离间自己和怀王关系的谗言和诽谤。正是这些谗言和诽谤使得怀王疏远了自己,也使得自己的美政理想毁于一旦。他心里放不下楚国,也放不下美政的理想,整天痛哭流涕只希望老天能够听一听他诉说衷情,可是老天爷也只是无言以对。屈原的丹心谁能理解?屈原的追求谁还在乎?屈原的执着谁愿仿效?

“誓将白水明独清,不恨身歼恨无补。奈何误解风人辞,胥江怒潮竟同伍。”万般无奈之下,屈原只得以死明志,用投身清流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屈原啊屈原,你葬身江流就没有遗憾吗?难道你就不为自己一死却于事无补而遗憾吗?对于屈原而言已经无所谓遗憾了,而对于李振钧而言,屈原之死没有能够警醒楚王,他用生命写成的长篇讽谏之辞——《离骚》,甚至于也没有能够警醒历代的帝王。最终却只能和那个被吴王夫差赐死后被抛尸钱塘江的伍子胥一起,名曰被人纪念,实则被人消费;虽说被人凭吊,实则助人娱乐而已。

“孤忠自喻知者难,鼓枻沧浪彼渔父。贾生赋鵩同死生,子长若失惭论古。”屈原应该清楚自己的知音会很少,后来除了被贬长沙的贾谊和被处以宫刑的司马迁,世上又有几人能够理解他的理想,体谅他的孤忠呢?世界上多的是沧浪江边的渔父那样的遁世者和蝼蚁一般活着的庸人。想必屈原也早已释怀了吧!“我知今雨亦偶然,未必怀沙尚馀怒。”明明知道今天这场所谓的“龙船雨”,也不过是偶然下起的,未必是怀石沉江的屈原未消的余怒,可是李振钧却为屈原被娱乐化而愤愤不平。

诗人因端午节逐渐演变成“娱乐节”而感慨万千,感叹世人借凭吊之名、行祈福、娱乐之实,肆意消费屈原,早已忘却了为屈原的“丹心”鸣不平的“初心”。李振钧以他独特的眼光发现了中国人的愚昧与麻木,发现了中国人消解苦难、盲目娱乐的健忘症和劣根性,并对此进行了大胆的反思和嘲讽。百年以后的鲁迅先生曾经无情批判过中国人的“精神胜利法”,“端午行乐”和“围观斩首”在本质又有多少区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