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4.农村问题(1 / 2)我在宋末揭竿起义首页

第三个村庄,在分田的时候,原地主的家眷们也想分一块田地,她们被赶出了宅子,只能落魄的生活在草屋之中,很难维持生计。

但是村民们认为,多一个人分田就少分一亩地,故而百般阻挠,甚至团结起来把她们驱赶了。

义军对地主的家眷的处理没有明确的规定,是否参与分田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士卒们不知道该怎么做,只能上报到了杨弘这里。

杨弘很快做出较为正确的决定,先给该村驻扎的众士卒下令,并在根据地发布文书:各村地主之家眷,应当允许参与分田,各项待遇与其他人平等。

这是一个较少的群体,且妇女居多,这些人从原本的少奶奶,变为了一个普通村姑,心理落差非常之大……

但这个群体放在全国范围,并不算少了,如果能把她们解放出来,就可以发展大大生产力。

试想一下,全国有多少这样的不参与生产劳动的少奶奶,是一个多大的生产力啊。

杨弘让她们接受改造,成为一个合格的生产者,至于她们接不接受,肯定是有一批反抗的,有一批接受的。

对于支持义军的人,自然要给予精神和物质鼓励,对于反对义军的人,必然要给予必要的压制。

第七个村庄的问题就更值得注意了,此村坐落山谷之中,早年开垦荒地,出现了一批富农、中农,没有地主,贫农成为了少数。

怎么办呢,是要将富农的土地分给贫农,还是在其他村分一批土地。

杨弘选择了后者,要把敌人搞得少少的,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对象,富农中农都是值得拉拢的对象。

富农不愁吃穿,家里有一大群佃农、长工,物质条件很好,他们对义军的态度诚惶诚恐,一面想赶走义军,一面又惧怕义军。

总的来说是见风使舵,义军打赢了官兵,他们便会老实的听从安排,不敢造次,若是打输了官兵,他们恐怕就开始跳出来了。

中农有充足的粮食吃,有衣裳穿,有些雇佣了一小批佃农,有些则没有雇佣,全靠自己劳动耕田,物质条件也不错。

因此,他们对义军的态度不怎么感冒,是中间派,积极性要远远高于地主富农,却逊色于贫农。

义军对这类群体进行拉拢,有两个他们眼馋的待遇,第一没有宋朝的苛捐杂税,税收降低很多了,能让他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不少。

第二,他们的政治地位提高了,没有了官吏各种压榨和盘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