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林问:“冬哥,这几句话都是什么意思呢?”
“我想这既然是秦始皇的陵墓,这门上的话也必然跟他有关,结合前后文,我想这就是秦始皇想要表达的愿望,或者是说……死后的愿望。”
骆敏问:“人死百事休,他死后还能有什么愿望?”
“这我也不大明白。虽然古人普遍都有鬼神信仰,相信死后有死后的世界,但是……”尚冬欲言又止。
其他人不明就里,只能等着尚冬继续说。
“还是说说这几句话的意思吧——这第一行的意思就是:(我)生于天上,(死后)回归于大地,(只要)了解通行到那个地方的方法,无论多远都能到达;
第二行的意思是:(我)生于大地,(死后)回归于天上,(只要)了解他(或它)通行的方法,无论多远都能到达;
第三行的意思是:(我)生于天上,(死后)回归于大地,(只要)了解他(或它)通行的方法,无论多远都能到达。
徐洪林泄气地说:“这意思不是差不多嘛?”
尚冬说:“看起来是差不多,但实际上表达的意思差别还真的挺大。”
罗刚问:“这几句都该怎么理解呢?”
“古人认为天圆地方,‘距’就是方形,指代大地,所以有‘大圜在上,大距在下’之说;
‘天汉’有很多种叫法,比如‘星汉’、‘明河’、‘银汉’等,说的是天上的银河,或者指代天上的繁星;
‘察’的意思近似于分辨、掌握、了解;
‘经纪’的意思和现在很不同,古代虽然也有经纪人的意思,但单独解字分别就是‘行’和‘通’,引申的意思就是通行的方法,《吕氏春秋》中就有‘宿离不忒,无失经纪’的表述,结合前后文就是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
‘无远弗届’是个成语,倒不需要另行解释,也就是字面意思——无论多么遥远都能够到达。
我拿不准的是秦始皇究竟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如果按照正统说法,皇帝即天子,生之于天,死后归于大地,这也符合死后建陵归葬的事实,可后面两句让我很不理解。”
罗刚问:“后面两句有什么问题吗?”
“以我在史书上对秦始皇的了解,他有着很明确的生死观,尽管一直追求长生不老,但在他派了几次寻求长生术的队伍都失败以后,他很清楚自己最终会死掉,否则也不会这么看重自己的陵墓建设。可这两句的意思很明确地表达了他觉得还能够返回天上,无论多远都能够到达的意思。这难道不奇怪吗?
另外,这个‘彼’字我也不大明白,整句下来这个字没地方放我才把它安在了这儿,尽管整句的意思解释得通,但我却不明白这个字的意思。”
徐洪林问:“这个‘彼’字是什么意思呢?”
“‘彼’就是他人,与‘己’相对,是第三人称,就比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问题是,这生死归葬的问题就是秦始皇一个人的事儿,怎么还冒出来了个‘他’?”
徐洪林又问:“这个‘彼’字会不会是一个什么地方?比如象‘大洋彼岸’?”
“那不可能。你说的‘彼岸’是现代汉语的引申意思,事实上‘彼岸’这个词是梵语中的佛教用语,是与‘此岸’相对的,是不生不灭的涅槃。佛教传入中国的时候秦始皇都死了两三百年了。”
罗刚问:“既然这个‘彼’字最不好拿捏,而且也不是个地方,最大的可能性就指人了,是不是第一句就可以排除?”
尚冬又仔细端详了下笔记本,:“我想是的。”
“那你觉得哪句最有把握?”
“确实没有把握,但非要让我选,我会选第二句。”
“第二句?”
“对,‘生之在距,归于天汉,察彼经纪,无远弗届。’”
“你的理由呢?”
“我也说不好,就是一种感觉吧。”
徐洪林说:“大哥,这时候可别感觉呀,这万一要是错了咱可就……。”
“再分析恐怕就比较牵强了:第一行里的‘察经纪彼’尽管能说通,但于文法不符,也不符合当时人的使用习惯。咱们到这儿已经这么长时间了,看见唯一的文字就是这十六个字,秦始皇他老人家不会把这么重要的文字搞得文法不通吧?
剩下两行唯一的区别就是‘生之天汉’还是‘生之在距’,或者说到底是归于天还是归于地的问题。”
“这不明摆着嘛,他死后不就埋这儿了吗?当然是归于地了呀。”
“我不这么想,”罗刚接话道:“如果归于地是明摆着的事儿,他干嘛还写在这儿?而且还神神秘秘地搞了个密码门?你说呢尚老弟?”
“我想你是对的,但我的理由也不完全是这样。秦始皇并不生于庙堂,他出生的时候就是赵国的人质,他爸回秦国封太子的时候,他和他妈还在邯郸东躲西藏地过苦日子呢,这样一个人怎么可能自我感觉‘生之于天’?”
徐洪林问:“那他死后‘归于天汉’是怎么回事?”
“我也不大明白,照理说死后‘归于天’是很自然的事情,也是个很常见的说法,没有必要‘察彼经纪’——费劲巴拉地找路升天,还又说什么‘无远弗届’,确实很让人费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