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怪当时的自己,那时的自己恐怕从未想到现在的我会如此。就像那些被清零的日记与丢弃的小诗,在现在的我看来是如此的惋惜。
可能这种惋惜,仅仅只是没能好好保留住记录青春的心境。以至于我在回想时十分吃力,就像缺少了可供参考的资料作为依据。
当我写下这些时,只觉当真有趣。一个人随着不断的成长,心境居然可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在一朝一夕里陡生变故,只在年复一年中脱胎换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这可都是岁月潜移默化的功劳,心性的磨练蜕变离不开过往的种种经历。
这让我想起公司总监说的一句半开玩笑的话,我今时今日的开窍是不是女朋友的功劳。我只能报以微笑去回答她的这个问题。并不是谁教会了我什么,只是后知后觉让我顿悟失去了什么。
但凡需要人教的,在当时多半难以领悟精髓。但凡是自己觉悟的,都不单单和当下的处境有关。
不得不说,时间是成长的导师,见识是心境的益友。眼界开阔的程度,直接决定了心胸的维度。一个人的觉醒,是与日俱增的认知在开花结果。
身体力行的世间种种,无不是一场有关知行合一的修行。援引王阳明心学:“心的运作发生善恶,物本身并没有善恶。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我看过往时,过往在看我。我们相视一笑,我们无需交流。就像那年的风,从我身边掠过时,思绪随之被掳走了。
我惊叹着世界之大,世界惊叹着我之渺小。我常常看着一些人画地为牢,就像看着某个时期的我一般。我知道那是旁人无法解除的魔障,我知道走出时自会有着前所未有的酣畅淋漓。
我大抵是不会再让每个当下的心境轻易从指尖溜走。我曾认为握不住的沙,就该扬了它。直到一个女孩对我说,可以拿个袋子装着它。
趋利避害仿佛是天性使然,大智若愚的人一心兼容,不做权衡之事。一旦有了主观上的取舍,便会衍生出另一种客观上的可能。就像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稍觉不尽人意之时便会心生遗憾。
既然知道心有时会由玻璃幻化,一个不小心就容易摔碎。既然知道心有时会由铁石幻化,一个不留神就顽固不化。既然知道心种种的变化莫测,自是要懂得如何去驾驭。
我一直在试图和自己的心建立有效的交流体系,隔绝外界的喧嚣浮躁。奈何心无外物是圣人的境界,非我这种凡夫俗子所能企及。因此,只得退而求其次,格物致知。以万物为镜,直视内心深处的投射,从而尽量消除我执带来的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