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廷和知不知道李天昊的策略是对的?
他当然知道。
十二岁中举人、十九岁中进士的杨廷和是人尽皆知智商超群的天才,正德二年进入内阁后分管兵部,而时任兵部尚书马文升年过八旬长期养病,大明朝近几年的最高军事决策者实际上就是杨廷和。
对于开平卫的重要战略地位,杨廷和比李天昊更早认识到,他看到那张地图的第一眼,其实心里是在暗自赞赏的。
可他为什么要对朱厚照说那样的话呢?
这事一句两句说不明白,简单概括吧:第一,主意虽好,却不能是你一个底层军官首先提出来的,否则我们这些阁老尚书的脸往哪儿搁?第二,边关固然重要,但眼下的朝廷里有更重要的事,只要敌人没有打到京师城门口,其他的都得先放放。
其实还有第三点,也是杨廷和内心隐忧最深的一点:这条策略是李天昊当面向朱厚照提出来的,还得到了他的重视和欣赏。
大明的文官集团无一例外经历十年寒窗,考取功名后在朝中抱团取暖,以师生之情、同乡之谊为纽带,对手中权位看得比什么都重,最反感的就是空降兵。
倘若李天昊这样的小人物机缘巧合获得皇帝青睐,焉知他不会恃宠生骄成为下一个刘瑾?
哪怕是最微小的苗头,也必须立即扼杀在萌芽状态,我们自己怎么争是我们的事,朝政绝不容他人分一杯羹。
这些话永远不可能宣之于口,却永远会作为文官们心照不宣的铁律执行下去。
内阁大佬心里的弯弯绕李天昊一清二楚,作为开了上帝视角的穿越者,他向来不喜欢文官集团;刘瑾固然不是好东西,你杨阁老又是什么白莲花吗?
不过眼下李天昊没工夫琢磨这些,他得先面对目光复杂的贾廷。
“你是宣府军官?”
贾廷看着披挂整齐的李天昊沉声问道,语气竟似有些懊悔。
李天昊整理一下甲胄,拱手道:“卑职宣府龙门卫把总李天昊,拜见东厂档头贾大人。”
“本督昨晚交代你的事情...”
“卑职没有忘,一定按照大人吩咐办理。”
“我要说的不是那个。”
贾廷跨步来到李天昊身侧,在他耳边低语:“东厂办差,不知者不可打听、已知者不可泄露,你明白吗?”
“卑职明白,绝不会泄露半个字,请大人放心。”
贾廷撇嘴退开一步,斜乜着李天昊傲然道:“算你识相,告诉你,坏了东厂的事,别说你一个小小把总,就算是总兵宋鑫,他也得吃不了兜着走!”
“卑职省得!”
周淮安也走了过来,打量李天昊一番:“外面那些兵是你的部下?”
“正是,适才一战表现不力,被鞑子逃走了大半,让周大侠见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