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很不悦,埋怨他们送礼不送些值钱的东西。
毕竟那时,父亲已经病入膏肓,家里入不敷出。
我却知道,母亲和阿姐俩人,理解的贵重,绝不会是一种东西。
后来,渔童又专门回来一次,送来可以救命的银子和一封书信。
至于他们去了哪,却是怎么都不肯说。
那封信字迹还是丑,内容很简单:阿囡小友,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咱们江湖再见啦。
相处一载有余,我不知道她的名字。
她也不知我的名字。
阿囡只是母亲随口叫的。
我的名字是,杨玉环。
……
父亲到底在我十岁那年,去世了。
后来,我随叔父去了长安,嫁给了寿王李瑁。
因缘际会,又入了宫,做了皇帝的贵妃。
三郎总说,我性子跳脱不羁,总爱耍性子,真是可爱又可恨。
有一次,旁边的高力士说,贵妃的性子,倒像梅妃的妹子。
三郎有一瞬的失神,我记在了心里。
只以为那个叫江风的女子,是三郎的白月光。
阿姐说过,白月光的杀伤力最是致命。
一番探查下来,却发现江风竟然是个奇女子。
她本来是要嫁给薛王做侧妃,但大婚当日,却遭遇了太平公主的叛变。
她婚服变战袍,以微末之力,联合当时北衙四卫的首领高晦,阻挡了太平公主攻打皇宫的节奏,为三郎平乱赢得了时间。
高晦也因为那场骚乱殉职,英年早逝,让人惋惜。三郎感念他的功德,追谥他为定国公,他的母亲和妻子又封了诰命夫人。
他的儿子成人后,世袭了封号。
却没有从军,反而考了进士。颇受工部侍郎江佐和尚书右丞沈顾行的照顾,江佐还将长女许配给了他。
三郎专门召见他,赏很多东西,有一小部分是内库的,其他的,都是高力士一笔一笔加上去的。
江风虽然阻挡了太平公主的叛乱,但她毕竟是太平公主养女,又觉得有愧公主,便自请放逐,此生不入长安。
三郎力压薛王爷,放走了江风。
可薛王爷自此以后,万念俱灰。
三郎对其他兄弟很是忌惮,却独信重他,认为他可堪大任。
他却都拒绝了。
如今大半时间,都居住在洛阳。
据说,那里有他为江风,筑的爱巢。
也有人说,不止薛王爷,就连尚书右丞沈顾行,也因为她隐避终南山。
还说,她于乡野间,发现了一位叫封常清的人才,这人后来娶了她的婢女。
封常清投入军中,屡立奇功,成为一代名将。
我心里不屑,只以为世人素爱夸大其词。
直到那日,在三郎的书房,翻到一本游记,《风云手札》。
是一对夫妻将一路见闻,随手记了下来。
妻子自称智妪,丈夫自称愚公。
但读起来,绝没有垂暮之感,只有朝气勃勃的生命力。
游记诙谐幽默,让人莞尔,身在其中,烦恼全消。
有烹茶之法。
有各地美食。
有游乐趣事。
我只觉得熟悉,便读得入迷。
直到看到一页写着:蜀中炎热,置藤椅于中庭,午后仰卧其上,安闲自得。余不惧日,余妻常折荷叶,遮于面上,免于日晒。某日,邻家阿囡亦学吾妻,吾妻便折芭蕉叶覆其面,笑曰:蕉下覆鹿,牵之炖脯。阿囡大哭,吾妻慌乱……
我又惊又喜,猛地抬头。
三郎一愣,说,怎么了?
我激动地问,这本手札,是哪里来的。
他接过手札,陷入沉思。
许久才说,是五郎日日看的。
(全书完)
…………
…………
至此,关于江风所有的故事,都结束了。
写小说前,看了所有的攻略,都提醒说作者千万不要自嗨。
很不幸,也很幸运。
我自嗨了。
为江风高兴,为江风难过,为她的每个决定,站台。
可我必须承认,这个故事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尤其是风、业两个主角性格饱受诟病。
很抱歉,没有让江风一路高歌猛进,活成一个甄嬛一样的大女主。
很抱歉,没有写一个纯爱长情,毫无瑕疵的李隆业。
很抱歉,让美好的沈顾行,又回到了书上。
可能性格使然,也可能是各有所长。
不管江风还是李隆业,都是有原则的、善良的、勇敢的、热情的,但同时也是纠结的、自私的、怯懦的。
这样矛盾着,似乎更真实。
最后,我们的江风,还是勇敢而坚定地选择了关山云。
最后的最后,江风也一直是关山云最坚定的选择。
……
感谢每一位的跟读,感谢你们的点赞、讨论和书评,感谢你们的打赏。
感谢一路陪伴。
北方秋凉。
祝,诸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