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株索玛花向阳绽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宛若这跨越千里的教育帮扶,坚韧不拔,芬芳绵延,在风雨中夏秋竞放,季而复始。
——题记
“走进小凉山,出于心系;离开泸沽湖,方知羁绊;索玛花开花谢,故景梦里魂牵!”——英桥爷爷和我畅谈起他早年赴云南支教历程,总是止不住留恋,感慨万千。
时间的沙漏永远沉淀着历史的厚重,记忆的双手总是捡拾起那段难忘的岁月——1988年,时任云南NZYZ自治县的阿苏大岭老书记提出“宁海之约”——以汉彝共前进的教育理念为宗旨,将两千多公里外的江苏南通海安的老师与云南丽江宁蒗的孩子们组建成师生帮扶,彼时风华正茂的爷爷积极响应JS省委号召,做为第二批支教的初中语文老师,他义无反顾背起行囊,扎根小凉山区,和同行的老师们亲手栽下索玛花苗,肩扛起为宁蒗建校办学,教书育人的重任。
岁月苍老了容颜,相机守住了时光。在我家中,珍藏着一帧宝贵的“文物”照片——主角是一块上了年纪的高大土黄色石碑,上面写着“江苏海安老师支教纪念碑”,强劲有力的大红隶字让我至今难忘。英桥爷爷说,在当地群众心中,这是一座跨越山海、团结进步的丰碑,这碑石竖建在他曾拼搏多年的宁蒗县宁海民族中学校园内,历年帮扶支教的老师们都尊此碑为荣。爷爷回忆道:“我们刚去时住着用木板隔开的简易宿舍、喝着浑浊的井水,常常因变压器跳闸而用不上电,但我们仍坚持不懈,辛勤耕耘,用知识和心血哺育大山深处的孩子,改写‘山里娃’的命运。”
朴实的话语激起我心中的涟漪——在宁蒗这个曾经贫穷落后的偏远山区,支教的江苏老师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工作中,从初来乍到不被信任,到与民情同手足成为宁蒗的“金字招牌”,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新时代的赞歌——他们克服背井离乡、语言不通、交通闭塞等困难;他们放弃小家为大家,把人生最灿烂的年华留在大山深处;他们将扶志与扶智结合起来,用坚毅的背影架起了民族团结的友谊之桥,并将支教的爱心延续至今……我多想去见证这场跨越几十年的接力帮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