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林打开信封,除了返回的火车票,还有与票价等值的几百元钱,大约是付给来时的车票钱。这份照顾只有林一林享受到,其他人没有。
第二天天蒙蒙亮,林一林逃似的离开了集贤贵族学校。他把返回车票的钱和信封里的钱放在一起,特别郑重地交给了门卫:“请你把这个信封交给程校长,代我谢谢她。”
林一林知道外面世界的广阔无垠,为自己的浅见和无知感到羞愧。在返程漫长的旅途中,他不断地反思自己。在寂寞中,他想起了参加特级教师评选的事,便拿出行囊里的表格,伏在下铺开始填写。
列车员过来查票,看见了林一林所填的表格,羡慕地看了又看。他走了,一会儿又回来了,手里多了一张折叠的小方桌:“请老师在这张桌子上填写吧,真为你感到高兴。”林一林仅仅拿着一张特级教师评选的表格,就受到了如此礼遇,他的心里特别感动。
林一林悄悄回到了小城,向谁也没有提起到南方应聘的事。他也没有把在火车上填好的特级教师评审表格交上去。
星期天,林一林回乡下看望父母,腰带上的摩托罗拉BB机,反复震动了好几次。他掏出来一看,是县教委人事科的固定电话。林一林知道有急事,便找电话回拨:“我是林一林啊,请问是谁呼叫我?”
“你在哪里?赶紧回来,市里特级教师初选名额不够,你抓紧把材料交上去。”是人事科长的声音。
“我条件不够,我还在乡下。”
“你赶紧到我办公室里来,我在这里等你,见面再说。”
林一林向父母说明了情况,立即骑车从乡下赶到了人事科。
“情况是这样的,省里特级教师评审停滞了好多年。刚一开评,许多人没有思想准备,更没有信心,都不愿报名。市里点名让我们县再多报一个人。我们算来想去,只有你是最有希望的,你就等于是帮助我们完成任务,先把报名表交上去再说,这样总该行吧?”
分管人事工作的汪主任也鼓励林一林:“你有论文发表,又参与了三本专业书籍的编著,还有省优秀教师市模范教师的表彰,还有外省支教经历,你哪一条不够呢?”
“那我就申报试试看吧。”林一林等于捡到了一个参评的机会。
汪主任叮嘱说:“林一林,你要全力以赴,力争一次通过,不能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要一鼓作气完成,不要拖泥带水。”
让林一林高兴的是,他通过了市里的材料初审。
参加复评,首先要在市里上评审课。那时候县里的语文教研员还是孙主任,正好市里的李主任也是语文组的评委之一。林一林临时抽到的课文是《再见了亲人》。
林一林上完课,孙主任浑身都湿透了:“林一林,你差点把我急死。我一节课看了十次手表,你说话的语速太慢了。我怕你课上不完,不是一节完整的课,你就直接被淘汰了。还好,你终于完成了教学设计上的所有目标任务。”
“你快要把你孙妈妈急疯了,你就像她的儿子一样。”一位评委打趣说。
李主任走过来:“现在,所有第一阶段评审都结束了,也不存在评委与选手的接触问题了,所以,林一林,我们可以跟你说说话,放松放松。你这个私塾先生,越来越像私塾先生了。讲话慢条斯理,孙主任不停地看表,我不看,我知道私塾先生会掌握分寸的。”接着,李主任把上回叫林一林修改全国教师下水作文,初次见面彼此相见不相识的误会又说了一遍,评委们都开心地大笑。
“林一林,你的证书还在我那里,你评特级也不要?你嫌那个全国一等奖的证书分量不够?请你在表格里填上那张证书,把证书放进材料中去,到了省里再评,会起作用的。全国一等奖全省就六个人。”
“李主任,您不说,我都忘了。前段时间我在遥远的阴山支教,一直没有时间。”
“你回来过,是帮助民师办理转正手续的,许主任已经跟我讲了。你这孩子,总是别人的事情放在前面,自己的事情放在后面。我喜欢。”
特级教师评选的参评人中,只有这个林一林别具一格,是典型的农村教师形象,又老实又土气。其他选手都是省市县公开课常客,上课的表演水平不知道要比林一林强多少倍。可惜,课上得再好,也不能代表综合素质。评委都是专家,知道林一林不管从论著发表,还是高等次表彰获奖,各方面都毫不逊色。唯一的不足是上课磨炼不够,教学语言过于平实。大家都给予他善意的提醒,对他寄予厚望,祝愿他的省里考评课能顺利通过。
“你这个林一林什么都好,真像我儿子一样,到哪我都夸你。你要真是我儿子就好了。但你最大的缺点就是不知道急,总是慢慢腾腾,总是把别人急死了。”孙主任笑着说。
李主任与孙主任近似亲姐妹:“你在心里就认了这个儿子吧,他不会给你丢脸的。不信,你就等着一条一条的好消息吧。”
林一林感激地看着她们,那一瞬间,他想起了母亲。
特级教师评选还有一场硬仗要打,那就是省级现场教学评审。林一林临时接到省里通知,就匆匆忙忙地赶往铜山。上课的学校事先是保密的,等到快上课的时候,才知道是在该市的一所重点小学。
当林一林走进这所小学的时候,瞬间就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到处乱哄哄的。开始他以为是学校教学楼间隔小,声音互相干扰,待到上课,他才知道,这所学校的课堂也是乱糟糟的。面对着完全陌生的省级评委,面对着有恃无恐的顽劣学生,林一林用沉着冷静的眼神,紧紧注视着全班学生,他严重近视的目光起了作用,孩子们渐渐安静下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上了《小英雄雨来》这篇长课文,这是一篇小说,这种体裁在我们小学课本中并不常见,就像你们不常见林老师一样。对于这么长的课文,我们要学会把长文读短,抓住要义。我小时候也上过这篇课文,放学的时候,我们一帮孩子,走在路上都在齐声高喊:‘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那场景,几十年难以忘怀。爱祖国先从爱家乡开始,爱家乡先从爱学校开始,爱学校先从爱班级开始。我以后没有机会再来给你们上课了,但我希望任何时候不管哪位老师来上课,大家都会安静地等待,尊敬地对待,友好地互动。用行动告诉老师,我们爱自己的班级爱自己的学校,爱自己的家乡,更爱自己的祖国。同学们,你们能做到吗?”孩子们害羞地回答:“能!”声音很整齐。
事后,林一林才知道,这所学校的校长因为严重违纪,昨天被纪检部门带走了。这么乱的学校肯定有乱的根源。
在这么乱的教学环境中,林一林自己没有慌乱,而且趁机给孩子们善意的指导,这可能是其他选手想做而不敢做的。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贵在学以致用,贵在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林一林的省级课堂教学分数不低,他顺利通过了省级评审。
当年教师节,9月10日的《安徽日报》,在显著位置刊登了全省特级教师评选结果,号召全省教师向特级教师学习,林一林名列其中。据小道消息透露,他是当时全省年龄最小的特级教师,是唯一从农村小学走出来的特级教师。
现实经历给林一林上了很好的一课,要相信自己,要大胆尝试,要敢于创新。要勇于让教学真实的发生,让学生真正地成长。
评上特级教师以后,孙主任与教师进修学校江校长,经常带着林一林到各大片区上课。全县分为六个大片区,江校长和孙主任知道林一林的强项是讲座和评课,便安排其他老师上课,让林一林负责评讲,做小型讲座,他善于同老师互动交流。林一林17年乡村教学工作经历,让他与这些乡村教师有着天然的亲和力。
当然,林一林也依然时常出错,例如他在介绍曹文轩小说《草房子》的时候,把油麻地小学,说成了麻油地小学—老师们笑着说林一林想吃麻油了。林一林立即自我检讨:“读书不细,也是习惯势力影响,讲麻油讲惯了。您是我‘两字’之师,向这位提醒我的老师敬礼。”
再后来,林一林协助教师进修学校完成了全县小学教师的师德培训任务。他的课深受老师们的喜爱。
有一天,林一林到三和乡看千年银杏,路上遇到一位年近六旬的老教师。他们热情交谈时,那位老教师说:“我马上就要退休了,最遗憾的是从此再也听不到你的讲座了。”这句话,对林一林的触动很大,他暗暗告诫自己,一定要继续深造,不辱使命。
梅红玫的提醒,他始终没有忘记。
林一林已经报名参加本科自学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