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5章 复仇之心(1 / 2)关于我魂穿汉末玩争霸这小事首页

士颂派出了沙摩柯和邓方的两支部队,赶去士云部被突袭的现场。

而朴胡早就烧掉了粮草,带着好拿的战利品,消失在了山林之间。

他也带上了士云的首级。

斩将夺旗之功,对于汉化程度不低的板楯蛮而言,同样也是一件很荣誉的事情。

朴胡带着士云的人头和战利品,返回了板楯蛮的山寨,立刻被当做英雄围了起来。

朴胡一边喝着抢来的美酒,一边高声地嘲笑荆州军的无能。

在晚宴结束后,更是派人把士云的人头送到了张鲁处请功。

张鲁现在很是为难。

朴胡这边偷袭得手,还斩杀了荆州军的大将,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大将,那是士颂的宗族兄弟。

现在好了,自己和士颂之间,算是结仇了。

但问题的关键是,自己的亲弟弟,也被士颂给俘虏了。

成固城,如同儿戏一样,守了三天就被攻克了。

近五万大军,一大半成为了士颂的军奴。

荆州军现在正在成固休整,积蓄力量,或者说积蓄他们的复仇的情绪。

“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张鲁看着阎圃,露出了无可奈何的表情。

阎圃叹了口气,张卫的大败在他的预料之中,但朴胡的成功,却也同样让他吃惊。

这士颂手下的将领,押运粮草还能这么不小心?

这个士云,听说也是士颂在清远起兵之初,就跟着士颂的老将了。

不过听说在关中之战时,这人犯过错。但是在关中惨败那种情况下,都逃命活了下来的人,今天却莫名其妙地被朴胡给砍了脑袋。

阎圃说道:“士颂派杨松为使者,让我们交出朴胡将军,归还士云首级。否则便放火烧山,沿路捣毁五斗米教坛,宣布米教和黄巾道一样为邪道。他这是在示威,并非在谈判。”

“哼。”说起杨松,张鲁心里就有气。

若不是看在他们杨家在南郑的实力,他早就灭了杨家了。

自己明明对他杨松,杨伯不薄,他们兄弟两个却都背叛了自己。

“这个杨松,多半是怕我把他杨家在南郑的家眷都给杀了,才故意以士颂使者的身份回来。居然还哭着劝我投降,说什么荆州军强大,难以抵抗。”

“很强吗?那朴胡不就截了他荆州军的粮草,还斩了荆州军的大将?不过是他杨家人,贪生怕死罢了。”张鲁越说越气。

可惜现在的情况,比较特殊。

他见过杨松后,把杨松臭骂了一顿后,便让杨松回了杨家在南郑的府邸。

杨家一家人这些日子,个个都提心吊胆的,就怕张鲁拿他们出气。

而杨松回家之后,很是自傲地宣布,自己现在是士颂的使者,张鲁不敢动自己,现在张鲁唯一的出路,就是投降。

那时候,自己和张鲁就是平起平坐的地位,这汉中,以后还是杨家的汉中。

南郑城中,汉中太守府里。

阎圃分析了当前的局面,说道:“士颂折了大将,必然不会善罢甘休。这仗只怕有得打了,而且看士颂的态度,他是不会放过板楯蛮的朴胡。”

“但板楯蛮七姓,一荣俱荣,一辱俱辱。即便是我们投降,他也要杀朴胡的。他若杀朴胡,则必定山野难安。而这,便是我军的机会。”

阎圃心中,这是他们唯一的机会。

“只要士颂有复仇之心,那么他必然会陷入板楯蛮的游击困境中,而不得脱身。”

“不论是攻击他的运粮部队,还是拖住他的主力,士颂必然会陷入鏖战之中。只要荆州东面有变故,士颂即便是留下黄忠等人守着成固,他自己也必须退回荆州。”

“而汉中郡西城以西的州郡和地盘,若无大军支持,迟早变成孤城。”阎圃说着,仿佛看到了战胜士颂的希望。

“那士云的人头,我们如何处理?”张鲁问的是人头,心里想的则是,如何才能让士颂不拿他的五斗米教做文章。

“士云的人头,当然还给他们。我们自己派人还回去,就告诉士颂,我们汉中仁义,五斗米教仁义,没有什么要求,就是可怜士云将军不得全尸。”

阎圃笑着说完,怕张鲁不理解,解释道:“朴胡将军我们是不可能送给士颂的,但我们归还了士云首级,也表示出了我们的仁义道德。他士颂毕竟也是顶着仁德之君的名头的人,想来是不会乱来的。”

“我能用士云的首级,换回张卫吗?”张鲁试探着问道。

“不能,虽然士颂以前干过类似的事,但是现在他只怕不会同意。但是我们送回士云的首级后,告诉士颂,若是士颂仁义,放回张卫,主公你就会考虑投降。”

“但是投降与否,我们需要参考张卫的意见。”

阎圃很滑头,他把士云的首级还回去,没有任何条件,但给了士颂一点点小恩惠。

你士颂若是敞亮人,也必定会投桃报李,给予张鲁这边好处,什么好处呢,张鲁也说了,只要张卫回去,就考虑投降,只是和张卫一起商量。

这个张卫,可是被你士颂打趴下了的人,心里一定是怕你士颂的,既然这样,你士颂为何不送张卫回来呢?

一切,就如同阎圃所预料的那样,士颂在收到了士云的首级后,就直接把张卫给放了回去。

唯一的差别是,在放张卫回去之前,士颂特地摆下酒宴款待了张卫。

话里话外,都告诉张卫,这次杨松,杨伯兄弟投降,是汉中世家的表率,自己一定不会亏待他们的,你张卫不要记仇。

只要你回去,能劝说你哥哥张鲁投降,你们张家也一定还是系师,还是我手下的大将,会给予你们各种官职,财富。

张卫听说士颂愿意放自己回去,那当然也是满口答应,表示士颂大恩大德,自己一定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