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0年代的文学界(1 / 2)十年一代人首页

20世纪 70年代的中国文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这一时期的文艺集中体现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方向,作品以反映工农兵、歌颂工农兵为主。在小说方面,有浩然的《艳阳天》《金光大道》《西沙儿女》,郑直的《激战无名川》,黎汝清的《海岛女民兵》《万山红遍》《小号手》,杨佩瑾的《剑》,李学诗的《矿山风云》,周良思的《飞雪迎春》,《虹南作战史》写作组的《虹南作战史》,龚成的《红石口》,杨啸的《红雨》,周肖的《霞岛》,徐英的《向阳院的故事》,童边的《新来的小石柱》,李心田的《闪闪的红星》,郭澄清的《大刀记》,李云德的《沸腾的群山》《探宝记》,前涉的《桐柏英雄》,克杨和戈基的《连心锁》,李晓明的《平原枪声》《追穷寇》,张笑天的《雁鸣湖畔》,杨大群的《彝族之鹰》,单学鹏的《渤海渔歌》《燕岭风云》,郭先红的《征途》,张抗抗的《分界线》,管桦的《小英雄雨来》(又名《雨来没有死》),谌容的《万年青》,高玉宝的《高玉宝》,孙景瑞的《难忘的战斗》(又名《粮食采购队》),张长弓的《青春》《边城雪》《戈壁花》《草原似锦》,陈广生和崔家骏的《雷锋的故事》,苗风浦的《二十响驳壳枪》(被改编成连环画《一支驳壳枪》),张登魁的《南瓜生蛋的秘密》《带响的弓箭》,李田夫的《虎子响钟》,余松岩的《海花》,颜一烟的《小马倌和大皮靴叔叔》(并由作者改编成电影《烽火少年》),谢学潮的《红电波》,刘彦林的《东风浩荡》,蒋子龙的《机电局长的一天》等百多部中长篇小说。

此外,当时的电影创作也较为丰富。电影制片厂除了长春、BJ、八一、上海这四大制片厂外,还有峨眉、潇湘、珠江、广西、西安、山西等制片厂。整个 70年代拍摄的片子有 337部,题材包含国产片、科教片、文艺片、故事片、新闻纪录片等。而样板戏也是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的经典,除了风行一时的八个样板戏(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乐《沙家浜》)外,后期还有革命现代京剧《龙江颂》《杜鹃山》《平原作战》《磐石湾》《红云岗》和舞剧《沂蒙颂》等。

这一时期的文艺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文艺的普及化和大众化,许多地方剧种和地方戏曲争奇斗艳。中国文学在 70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记录社会生活的变化,刻画人民形象,鼓舞人民前进。

同时,20世纪 70年代的文学创作也受到当时历史背景和政治环境的影响,在主题、风格和表现形式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这些作品仍然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那个特殊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精神追求。

进入 70年代后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文学界也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趋势,为之后新时期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 70年代的内地文学作品,尽管受到特定历史时期的限制,仍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时代记录:这些作品是那个特殊时代的见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政治氛围和人们的思想状态,为后人了解和研究那段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2.?人物塑造:部分作品在有限的创作空间中,仍然努力塑造了一些具有鲜明个性和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展现了特定环境下人物的命运和抗争。

3.?精神鼓舞:一些作品传递了坚韧、奋斗、乐观等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给予当时的人们以鼓舞和希望。

4.?文学探索:尽管受到诸多限制,仍有作家在表现手法、叙事结构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尝试,为后来文学的创新发展积累了经验。

5.?民间文化传承:一些作品中蕴含了丰富的民间文化元素,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70年代的文学作品由于受到当时政治环境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在思想深度、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我们应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客观、全面地评价其文学价值。

20世纪70年代,港台文学界呈现出了丰富多样的发展态势。

香港文学方面:

-老一辈作家活跃,他们生于1911-1949年间,多善于根植传统并弘扬传统。如刘以鬯是香港现代派的开山始祖,主要进行叙事实验的尝新;金庸、梁羽生开拓了新武侠小说,拥有众多读者;西西、陶然、梅子、古龙、倪匡、亦舒、也斯、董桥、施叔青、小思、潘耀明等也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这一时期的香港文学界开始出现横向交流,文学创作较为繁荣。香港作家特别擅长书写城市文学,老一辈作家深得新感觉派文学精髓,热衷描写都市世相,惯于将故事背景设置在电影院、跳舞场、咖啡店等,进而省察人物的内心意识,顺应现代主义文学向内转的潮流。

台湾文学在70年代经历了“乡土文学论战”。

在70年代的台湾文学中,作家们对“乡土文学”的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争论。论战之前,“乡土文学”概念早已成为台湾当代文学史上两次论争交流的线索。例如,30年代黄石辉提出用台湾话写成各种文艺、增加台湾读音、描写台湾的事物等主张。这一时期的乡土文学带有较强的左翼大众文艺色彩。

台湾当代文学史上的三次乡土文学论战,都发生在台湾岛内文化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之时,鲜明地体现了国家权力和知识话语之间的互动。不同时期的作家学者对“乡土文学”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功能的认识存在差异,但真正得到传承的是对中国文化认同的共识基础以及台湾地区在曲折历史经历中产生的文化焦虑心态。

总体而言,70年代的港台文学在不同的背景和环境下,各自展现出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为华语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港台文学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新生代作家逐渐崭露头角,为港台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20世纪 70年代的港台文学作品具有多方面的文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反映社会现实:许多作品深刻反映了当时港台社会的变迁、经济发展带来的冲击、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以及人们在这种变化中的困惑与挣扎。通过文学作品,读者能够了解到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和民众的生活状态。

2.?文化传承与创新: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了当地的特色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表达。同时,也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为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性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