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1章 下台(2 / 2)让你写爽文,你贴脸开大?首页

【这奏书里的桩桩件件每件指控都有据可查,丞相真是好手段啊!】

【好啊!真是青出于蓝更胜于蓝啊!】

【杨宪,你这【不偏不倚】真是让朕大开眼界!】

【下旨,招刘基回京!起复御史中丞!】

【带上朕的口谕,刘基,管好你的人!】

【丞相府,李善长。】

【昨日,才告老还乡不到一年的刘基已经回到了京城,所有人都在传,这一次,他真的要被罢相了!】

【杨宪上台伊始,他并没有将这位当年皇上未继天子位的幕府掌书放在眼里,他与杨宪之间是必定存在交集的,毕竟那个时候他李善长统掌府中一切事务,】

【李宪非他亲信,连个小跟班都算不上。】

【现在好了,当年的绵羊变成了一头恶虎,一上台就发动言官对他进行撕咬。】

【他太了解天子了,一次两次的弹劾天子是绝对不会动他的,十次八次就会开始感到厌烦,频率再高些的话......】

【此刻的李善长心中的确有些悔意,自坐上这丞相之位以来,对于过往的亲信他的确【纵容】了些,若不【纵容】,他这丞相之位也不能稳如泰山。】

【利益集团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他李善长遍读史书岂会不知?】

【刘基,本丞相视你为一生大敌,却不曾想还是低估了你!!!】

【李善长脑中在快速的权衡得失利弊,事已至此,他这丞相之位被免只是时间问题了。】

【刘基,你扶持个李宪上台,本相为何不可以依葫芦画瓢?】

【李善长脑海中闪过几个人的身影,最终在案桌上用酒水写下了一个名字。】

【胡惟庸!】

【洪武三年正月十三,丞相李善长推荐太常寺卿胡惟庸入中书省任参知政事,好巧不巧的是,这个位置上的人一年前正是杨宪!】

【三日后,胡惟庸入中书省获得批准。】

【洪武四年正月二日,丞相李善长上书呈请告老还乡。】

【天子急招丞相入宫。】

【丞相可是受了委屈?】

【朱元璋直接开门见山。】

【皇上,臣并无半点委屈,大明立国以来,臣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任上之事力求做到最好,皇上对臣有知遇之恩,臣一刻不敢辜负皇上期望。】

【然臣近年来日感力不从心,精气神也大不如前,故恳请皇上御准臣告老还乡......】

【李善长跪拜于地,已近哽咽。】

【朱元璋将李善长扶起,】

【哎,这才不见数月,丞相已生白发了!】

【好!丞相之所请,朕准了,稍后朕会让皇后设下家宴为先生送行,】

【今日,没有君臣,只有知己!】

【臣,谢过皇上,呜呜呜......】

【两日后,丞相李善长告老还乡,天子赐临濠地若干顷,设置守坟户一百五十家,赐给佃户一千五百家,仪仗士二十家。】

【天下震动!】

【丞相之位空缺,谁将是下一任丞相?】

【会是杀了个会回马枪重新起复御史中丞的刘基刘伯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