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明觉得两个兄弟的话说得在理,只好从李主任的办公室出来,再次来到粮店的女会计那里,接受了女会计给他们打的白纸欠条,然后就拖着板车,和两个兄弟一起回到自己的家里去。
刘晓明三兄弟回到自己的家里后,就把到粮店里卖粮的情况告诉他们的父亲,刘明清听了,当时就愣怔在了原地。
真是天不随人愿,原来刘明清想的卖粮得钱搞培管过日子的想法就这样泡了汤。他真的想不明白,国家开的粮店,竟然会出现收购了农民的粮食却无现金可付而打白纸欠条的事呢。
卖粮虽然没得到现钱,但家里的晚稻总要培管,日常生活所需的柴米油盐总需要现金支出,两个丫头读书的学费也是要交的。下一步该怎么办呢?这真把作为一家之主的刘明清难为死了。
一定要想办法解决没有现金的问题。刘明清在心中暗想道。
但刘明清此时有什么办法可想呢?他想到用这张粮店里打的白纸欠条到乡里的信用社去贷款,但当时信用社还没有抵押贷款的规定。就是有抵押贷款的规定,粮店里打的白纸条能不能作为抵押物也是个问题。想到这里,刘明清就不由得感觉到自己做为一个农民的深深的悲哀。
就在刘明清在自己的家里,为没有钱搞晚稻的培管和日常生活支出而感到非常为难的时候,突然在这天晚上,组长毛舅就来到了他的家里,并告诉他,说是你拿着粮店里打的白纸欠条去找高老三吧。只要你自己愿意把粮店里打的白纸条抵押在他手里,他就可以帮你把这张白纸欠条变现呢。
刘明清听了毛舅告诉他的这个话将信将疑,他是深知高老三的为人,难道不成现在高老三有这样的好心?
但不管怎么样,现在刘明清要钱生嚼,不妨带着这张粮店里打的白纸欠条去找高老三试试看吧。说不定毛舅说的是真话呢。因为他相信,在这件事情上,毛舅是绝对不会在自己面前说假话的。
原来十组的村民高老三,去年承包村里的园艺场赚了几万块钱,一十没法投资,一直存在银行里,又没有多少利息,极富商业头脑的他,一直想着要用这笔钱再做点什么生意赚点钱才好。
当高老三听说很多村民给粮店里卖粮食而得到的却是粮店里打的白纸欠条的信息后,心里忽然灵机一动,心想,这倒是个发财的好机会呢。
因为他坚信国家最终是不会失信的,迟早会给村民兑现白纸欠条,而这些给粮店里卖粮得到白纸条的村民,现在都急需用钱。如果让这些人以他们卖粮所得到的白纸欠条做抵押,给他们付现,并向他们收取百分之十的利息,大概他们都会愿意干的吧?
想到这里,高老三当即就决定赌一把,并立马把自己的这个非常冒险的想法付诸了实施。
事情还果真如高老三所想一样,村里马上就有那些到粮店卖了粮食而只得到白纸欠条却又急需用钱的村民,都先后来找他抵押变现,做了几笔之后,他的这个名声很快就在高家湾村的村民当中传开了。
第二天上午,刘明清就来到高老三的家里,向高老三向他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我现在手里有一张给粮店里卖粮后所得到的白纸欠条,因为急着用钱,想抵押给你变现呢。”刘明清如实地告诉高老三道。
“老哥来找我帮忙,当然可以啊。”高老三听了求之不得,但有意套近乎,“但有一点要给老哥说清楚的是,就是要收百分之十的利息。也就是如果你的白纸欠条是一千块钱,我最多只能给你九百呢。”
“总么要收这么高的息呢?”刘明清听了不禁吃惊道。
“老兄,你是聪明人,不是我要收这么高的息,而是没有办法呢。你知道我做这件事情是要冒很大的风险的。粮店里打的白纸欠条,天知道几时才能够兑现呢?要是忙紧不能兑现,拿在手里不就是废纸一张,起什么作用呢?我这也是在以自己的身家性命赌博啊。”
“你说的当然有些道理。”刘明清听了高老三的解释后沉吟半响道,但他想到自己现在手头正急着用钱,并想起了迟得不如现得的古训,当即就心一横,牙一咬,答应了高老三的条件。
刘明清把粮店里给他打的近三千块钱的白纸欠条拿出来,交给了高老三,然后就从高老三的手里接过了他给的两千多块钱现金,既高兴又郁闷地回自己的家里去了。
向农民收购粮食不给农民付现却打白纸欠条,这是中国农业发史上的一道奇闻。不知从何处开始,到后来愈演愈烈,从粮食到石油,从棉花到烟叶等等,都打着国家收购的名义,向农民赊欠。
这件事情直到一九九二年后,此事终于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这股收购农作物向农民打白条之风才慢慢开始收敛,并采取措施开始兑现农民手里的白纸欠条。
此时,高老三刚好把去年承包村里园艺场所赚的几万块钱用完,手里换得了一叠白纸欠条,正担心国家什么时候才能换现的时候,就得到了国家领导人已经下定决心,开始督促各地粮店兑付白纸欠条的重大消息,一时心里不由得便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高老三高兴地立马就来到乡里的粮店里,把别人抵押再他手里的白纸条全部兑换成了现金,他也因此而大大地发了一笔横财。当然这已经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