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8.9:第二十三象 奸臣贾似道祸国(2 / 2)天机玄图首页

“颂曰:胡儿大张挞伐威,两柱擎天力不支。“这里的“胡儿”指的是外来的侵略者或者强大的敌人,他们大肆展示着征伐的威势,而“两柱擎天”则是指守城的将领或者重要的支柱,但他们却显得力不从心,无法抵挡敌人的进攻。

“如何兵火连天夜,犹自张灯作水嘻。“在这战火连天、夜不能寐的危急时刻,有人却还在张灯结彩,进行类似“水嘻”(是一种娱乐活动或仪式)的轻松活动,这种行为显得极为不合时宜,甚至有些荒谬。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也讽刺了某些人在大难临头时的麻木和无知。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揭示了战争中的残酷现实和人性中的弱点,引人深思。

【今圣叹释义】

南宋末年,蒙古自北方崛起,势不可挡。先灭西夏,再联合南宋灭金,随即挥师南下,意图一统中原。南宋边境将领奋力抵抗,两国对峙长达三十余年。然而,国家危难之际,宰相贾似道却沉湎于享乐,对蒙古的威胁置若罔闻。他不仅不主战,反而排挤抗蒙将领与主战派官员,如兵部尚书汪立信、状元文天祥等忠良之士。在贾似道的弄权祸国下,南宋的国力逐渐衰落,军队的抵抗力也随之削弱,导致大片国土被蒙古军队占领。

“似道非道”,点出了道明了贾似道之名,这“似道非道”说的奇妙无比,因为南宋最后灭亡时的大奸臣正好叫“贾似道”(假似道,岂非“似道非道”),这让人想到“魏忠贤”一点也不“忠贤”,所以叫“伪忠贤”。看来,历史上那些有名的人物,不管是正面的人物也好,反面的人物也好,其名字都是大有来历的,要不怎么会被预言家们用起来如此神妙呢?!

这们假似道就是在大敌压境时也是张灯夜宴,也揭示了其祸国殃民之实。他权倾朝野,却行奸佞之事,致使朝政腐败,国家陷入混乱。另外还表明了贾似道实行的政策表面似乎看上去很符合道义,但是背地里干的却是贪赃枉法、卖官鬻爵的“非道”勾当。

“乾沈坤黯”,描绘了南宋朝廷天昏地暗,濒临崩溃的景象。

“祥光宇内,一江断楫”,寓意着南宋末年只能凭借文天祥、汪立信等几位忠臣苦苦硬撑,但是长久积压的弊病一时间也难有大的改善,就像是江中行驶着的小船,船桨折断了,虽奋力划桨,却终因船桨折断而难逃沉没的命运。,要想彻底补救已经很难了。“祥”指文天祥,“祥光宇内”,正是说文天祥的光辉千古照亮天宇。他的名字难道不是起的很好很妙吗?

“一江”就是“汪”字,指汪立信。

“胡儿大张挞伐威”,蒙古铁骑横扫四方,威震天下。“胡儿”当然指入侵南宋的蒙古人了,真是大张其挞伐之威啊。

“两柱擎天力不支”,在蒙古的猛烈攻势下,文天祥与汪立信独木难支。这两柱就是文天祥与汪立信。有人认为他们只是个临难不苟免的人,他们听说建康被伯颜攻下之后,知道宋朝没有希望了,于是自扼而死。有人认为他们对南宋江山起到的作用不大,能称为支柱的忠臣大有人在,轮不到他,其实话不是这样说的,关键是他的精神能鼓舞时人,假如人人都是临难而不苟免,南宋会灭亡吗?肯定不会,所以说他们当得起擎天柱。“断楫”与“力不支”都说明他们挽救不了南宋的灭亡。

“如何兵火连天夜,犹自张灯作水嬉”,描绘了在襄阳、樊城告急,都城临安岌岌可危之时,贾似道却仍沉迷于享乐,对国家危机视而不见的荒唐行径。真是亡国之常象。这一推测马上就可以得到验证了。

【易经中的本卦】

这一卦象对应《易经》中的中孚卦,其上卦为巽卦,象征着风;下卦为兑卦,则代表着湖泽。两者紧密相连,描绘出一幅湖泽之上风起云涌、波涛腾涌的生动景象。卦辞“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传达的是,即使以豚鱼这样的微薄祭品,只要心怀诚敬,亦能得吉祥之兆。此卦象亦预示着外出踏青、游历山川的适宜时机。“彖传”进一步阐释,中孚卦内柔外刚,象征着随和谦逊的性格能促进德政教化,广及万民。豚鱼祭祀虽简,却因诚信而获先祖认可,故吉。至于“利涉大川”,则暗示着借助木舟等简易工具,亦能安全渡河,展现了顺应天时的智慧。“象传”则以“泽上有风,中孚”为喻,告诫君子在治理国家时应秉持公正,审慎处理诉讼,避免轻率改变法令。

细细品味,这一卦象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对南宋时局的深刻隐喻。彼时的南宋,内外交困,风波迭起,社会动荡不安。权臣贾似道乱政于内,蒙元大军侵扰于外,国家正处于危难关头。卦象与历史的契合,并非字面上的直接对应,而是通过其象征意义,警示世人需以诚为本,为天下百姓着想,方能化解危机,避免历史的重演。

“初九:虞,吉。有它不宴。”这一爻传达的是,对神灵保持敬畏与礼拜之心,乃是吉祥之兆,如此则无需奢华盛宴以迎贵宾。“象曰:初九虞吉,志未变化。”此句阐释,遵循安置神灵的礼仪,其吉祥之处在于不忘祖先之恩德,彰显心志之坚,未曾有丝毫动摇。在此情境下,可喻指南宋面临蒙古军团南下威胁时,如汪立信、文天祥等忠臣良将,坚守信念,方使得南宋在与蒙古的对抗中得以延续数十载。

“九二:鹤鸣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此言描述的是,老鹤于幽暗林间啼鸣,幼鹤随之应和,如同我有佳酿,愿与你共饮同享。“象曰:其子和之,中心愿也。”幼鹤应和老鹤,是彼此心意相通的体现。此象喻指贾似道之所以能得到提拔,源于其年轻时才华横溢,深得皇帝赏识,二者心意相通,犹如此鹤之鸣应。

“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此爻描绘了战胜后的复杂情感,捷报传来,将士们或击鼓欢庆,或疲惫暂歇,或激动落泪,或高声放歌。“象曰:或鼓或罢,位不当也。”六三爻居阳位,暗示此胜利背后或隐藏着未知的挑战与危机。以此映射蒙古军队分三路进攻鄂州之时,宋理宗任命贾似道为右丞相,率军驰援,虽因蒙古大将蒙哥战死、忽必烈撤军而取得暂时胜利,但根本性的威胁并未真正消除。

“六四:月几望,马匹亡,无咎。”此言寓意,虽值月满前夕而马匹遗失,然却无大碍。“象曰:马匹亡,绝类上也。”此指马失之后,需加强防范,以免类似之事重演。此爻映射贾似道掌权之初,即严令宦官与外戚不得干政,朝廷因之肃然,然此举亦引朝臣不满,为其日后遭贬遇害埋下伏笔。

“九五:有孚挛如,无咎。”此爻言战场上俘获众多,加以束缚则安。“象曰:有孚挛如,位正当也。”意指心怀忠诚,行事与身份相符,方能无虞。此爻预言蒙古汗国已化元朝,元军南下,势如破竹,南宋大片疆土沦陷,预示元朝一统天下之势。

“上九:翰音登于天,贞凶。”此言鸡飞上天,占之则凶。“象曰:翰音登于天,何可长也?”喻指不切实际之事难以持久。此爻映射南宋朝廷在元军强攻下孤立无援,前线将士虽奋勇抵抗,而宰相贾似道却沉溺享乐,不察战况,此等安逸之态,注定难以长久。

【本象正史对照】

贾似道的父亲曾是南宋的地方官员,以贪婪狡诈著称,这样的家庭环境使得贾似道自幼便沾染了贪图享乐的习性。其后,他的姐姐入宫成为宋理宗的宠妃,这份荣耀自然也为贾似道铺就了仕途之路。二十五岁那年,他成功通过朝廷的官员选拔考试,被任命为太常丞。在官场摸爬滚打的十多年间,贾似道不仅精通了各种权谋之术,更因身为贵妃之兄,频繁接触理宗,四十岁时已位极人臣。

公元1233年,南宋与蒙古结盟,意图联手消灭金国,以解除长久以来的外患威胁。然而,这一决策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次年,南宋与蒙古共同实现了灭金的目标,但随即蒙古便背弃了盟约,要求南宋割让土地,南宋拒绝后,蒙古对此怀恨在心。

时至1258年,蒙古再次以南宋违约为由,大举进攻南宋,宋军节节败退。理宗无奈之下,只得命贾似道领兵迎战。然而,贾似道对军事一窍不通,初到前线便急于与蒙军私下商议和谈。蒙军起初并不愿意接受和谈,但恰逢蒙古汗国内部权力斗争激烈,领兵的忽必烈为回国争夺汗位,最终给了贾似道一个和谈的机会。面对实力远胜于己的蒙古军队,南宋在贾似道的卑微求和下,不得不向蒙古汗国称臣,并贡献了大量金银财宝以换取和解,蒙军随后撤军。

理宗皇帝闻知贾似道凯旋,喜不自胜,誉之为空前盛举,实则真相远非如此。贾似道以此自居,荣获加封与奖赏,被理宗册封为卫国公,权势日盛,开始放纵享乐,其卖国之举亦引得多位大臣侧目。为稳固地位,贾似道向理宗进谗言,致使宰相丁大全遭罢免,大将高达被贬,自此他独揽大权,一手遮天。

宋理宗驾崩后,宋度宗继位。贾似道为彰显权势,向度宗请辞,言称年事已高欲归隐,度宗遂特许其每六日一朝,且不拘君臣之礼。此后,贾似道愈发肆无忌惮,竟连续十数日不上朝,以此威慑群臣。1267年,元军进犯襄阳,战报频传,而贾似道却沉溺于享乐,对国事置若罔闻,其祸国殃民之举达到了极点。

一次,度宗前往祖庙祭祀,遇雨欲返,胡贵妃之父提议归程,此举激怒了贾似道,他以辞官相要挟,度宗无奈妥协,但贾似道仍坚持将度宗爱妃送入尼姑庵,以示惩戒,震慑百官。更有甚者,贾似道竟携蟋蟀上朝,朝堂之上蛐蛐声此起彼伏,蟋蟀甚至跃至皇帝身上,荒唐至极。而对于前线将士的生死安危,他却刻意隐瞒,置若罔闻。

度宗驾崩后,元军已占鄂州,迫于群臣压力,贾似道不得不亲自率军迎战。然南宋军队连连败退,最终贾似道被贬至广东偏远之地。押解途中,押解官郑虎因对其深恶痛绝,逼其自尽,结束了这位权臣的荒唐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