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章 史书翻岔了页(1 / 2)鸾宵首页

金明并不知道有人已经悄悄盯上了自己,她这段时间卖包袋和香巾赚了也有好些银两,桂娘逐步将精力放在精品包袋上,出品也慢了下来,这也是金明跟她交代的,因为刺绣这种活本身就很容易伤眼睛,而且加上古代没有灯光,金明可不想将自己这一世的娘亲给熬坏了,并且刺绣这条路子始终还是发展有限,赚的速度跟不上金明的计划。

这段时间对于阳县经济分布和人文风情,金明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了解。她始终觉得丹阳书院那一块是比较好下手的地方,丹阳书院汇聚了南怀各郡县的青年才俊,在这个朝代想要光宗耀祖,荫庇子孙,考取功名是首要出路,唯二才是从军,经商则算下策。才子们经过县试后,便算秀才,而通过州试后,才是举人。举人则可和各州学政司申请参加具体考核,争取其属意的官位,吴村长的大儿子便是举人。若想继续进一步高升,那就得有书院作保其课业与才干的真实可信,然后才有资格参加会试的文试。会试分为两类,一类是文试,一类是武试。通过文试并进入前100的,在经过学政司与吏部走访其家乡,考核其品德声名无碍后,便可进入金銮殿进行最高级别的殿试,由皇帝与中书令亲自考核其才干人品,授予合适的官位。而武试则是选拔出100名在军事方面有天赋的人才,送入各边疆军工体系进行锻造,成为军事指挥人才。但边疆苦寒,常年不能回家乡,所以除非是本身对军事有兴趣或知晓自己声明考核有瑕疵,无缘金銮的人,才会选择这条路子。

至于为何重文轻武,当然是因为现在的夏国自开国两百多年来,国泰民安,鲜少有战争,毗邻的几个小国也掀不起浪花,而远在另一地域的南国北国常年打生打死,还要渡重洋,只要夏国内部不分裂,再平静个几百年也没有问题。

夏国的国泰民安,和朝廷重视官员个人自小的品德名声、层层筛查的机制有很大关系,也和监察百官与民事的三大机构巡察司、督查办、民政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三大机构的主力分布并不在京州,而在其他四大州。且相互制衡,难以沆瀣一气。所以就算每三年出一批殿试顶尖人才或各州出一批举人,也能源源不断被输入这些中央为核心的地方机构。

所以,还真当皇帝是路边的大白菜随便就能见到吗?光一个离书院近一点的摊位都够让金明跑断腿了。以前也没说这古代的街边摆摊还得要文书啊,难道因为这是书院附近?

她算是知道地域辽阔,人员广博,层层严密管理监察机制下的这些办事程序有多复杂了。丹阳书院位于县城南边,书院大门对向的北边两侧均是高高的青砖墙,三大世家的季家和柳家分摊两边,中间是铜锣巷。主要以酒肆、客栈和笔墨书斋为主,金明通过了解,知道这附近的店铺都是为了给书院的学生们提供各类服务,于是便瞅准市场空白区域:小吃和文具用品。

丹阳书院的学生们来自南怀各地,大部分要么家境好,要么有天赋,从小便是被书香笔墨耳濡目染的少年或者青年,却少了许多意趣,所以一串串精巧喷香的肉丸鱼丸,一瓶瓶用南阳本地产出的干果加上药材铺的山楂、陈皮、甘草和糖浆熬制的改良版酸梅汤,带着花香的笔墨筒,一本本用棉线订装的空白记事簿一旦出世,金明不信他们没兴趣。这些东西虽然前期准备需要花一些功夫,但只要货源和生产线稳定,便可以源源不断的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