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大楚战败,公主和亲(1 / 2)金陵皇妃首页

在天下三分的局势中,西北的慕容氏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成功建立了大夏国,其疆域辽阔,国力昌盛。而在东南,建康陈氏则直接以国姓“陈”作为国号,建立了陈国,这个国家以商业繁荣和文化昌盛著称,与周边各国保持着密切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与此同时,位于中原腹地的长安杜氏,也不甘人后,他们凭借对时局的敏锐洞察和精明的政治手腕,在长安城建立了大楚国。

然而,,大楚国却逐渐势微。大楚,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帝国,如今已不复当年之勇,国内矛盾重重,国力日渐衰微。在这样的背景下,皇帝听信小人之言,竟然要攻打陈国

陈国的奋力抵抗,楚终因准备不足、内部矛盾等原因,在战场上遭遇了重大挫败。为了避免国家陷入更深的危机之中,大楚乾嘉皇帝不得不做出艰难的决定——向陈国求和。

这一决定在大楚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痛斥这是屈辱的投降,有人则认为这是保存实力的明智之举。但无论如何,求和已成定局,大楚国与陈国之间的战争暂时告一段落。

乾嘉皇帝坐在那金碧辉煌的御座上,沉默中透露出一种深沉的思索。朝堂之上,群臣肃立,气氛凝重,显然都感受到了这场战败求和所带来的压力与不安。

片刻之后,乾嘉皇帝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诸位爱卿,朕知此次战败,令我大楚蒙羞。然国事为重,百姓安宁更是我等君臣之责。”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群臣,继续说道:“求和虽非我愿,但为保我大楚子民免受战火之苦,朕不得不忍辱负重。”

“朕意已决,即刻派遣使臣前往陈国,正式缔结和约。同时,朕要求朝中各部,务必以此为鉴,痛定思痛,深入剖析战败之因,从军事、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着手改革,务求使我大楚国势日盛,再无外侮之忧。”

言罢,乾嘉皇帝的目光变得更加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大楚未来的辉煌。群臣闻言,纷纷跪倒,齐声高呼:“陛下圣明!臣等定当竭尽全力,辅佐陛下

一月后,消息传回,陈国使臣态度傲慢,颐指气使地开出条件,陈国国主有意与楚国和亲,愿替陈国太子求娶楚国公主。而我朝使臣提出的条件是释放楚国战俘。那陈国使臣听罢言道,公主和亲便是两国换俘之日。

此等要求震惊朝野,一时间议论纷纷。乾嘉帝今年二十七岁,虽然已经成婚数年,但皇后一直没有生育,其他嫔妃也只有德妃生了一个儿子,昭仪常氏则育有两个女儿,但都还年幼,根本无法去陈国和亲。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朝廷上下一片哗然,众人纷纷猜测皇帝会如何应对。有人认为皇帝应该坚决拒绝陈国的要求;还有人建议皇帝可以考虑从宗室中挑选合适的女子作为和亲对象。但无论如何,这件事情都给乾嘉帝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乾嘉帝是先帝的第五个儿子,却是嫡出,因此先帝当年将他立为太子,继承了大统。先帝的长子雍王,人品高贵,他的母亲是先帝的贵妃,姓吴。雍王和雍王妃夫妻和睦,生育了三子两女。长女杜洛华,已经到了及笄之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她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出众的容貌而闻名于长安城,被誉为“长安第一才女”。

立时便有人上奏,雍王长女,素有贤名,请立雍王长女为公主,往陈国和亲,此言一出,朝堂之上,立刻议论纷纷,皇帝看向雍王:不知雍王如何看待此事?

心知和亲一事,只怕势在必行,但心里极不愿女儿和亲,却又无可奈何,故开口道:“陛下,臣之爱女,乃是臣的掌上明珠,臣实在舍不得她远嫁异国他乡。但臣享亲王之尊,国家有难,臣愿以大局为重,以保两国和平。”

乾嘉帝一看如此,大楚得此良臣,是朕之福气,既如此,朕便依了卿等所言,择宗室之女为公主,远嫁和亲,雍王如此谦和,他的长女素有贤名,传召,册封雍王,长女杜氏为昭宁公主,择吉期出嫁

乾嘉帝走下玉阶,对雍王说道:皇兄深明大义,这份恩情,朕!谨记于心

雍王行礼道:臣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皇帝微微颔首,表示认同。他转身面向众臣

朝堂上一片寂静,众人心中都明白,这是无奈之举。

而在另一边,陈国的宫殿中,那陈国太子,心思深沉,且多情多疑,早已纳了几位世家女子为侧妃,又迎娶了陈国尚书令之女为太子妃,对和亲之事更添不耐。

雍王眼含热泪,叩谢皇恩。退朝后,雍王回到王府,将此事告知王妃和杜洛华。

杜洛华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爹爹,女儿愿意为国和亲。”

雍王惊愕地看着她,“胡闹!此去陈国,山高路远,你一个弱女子如何能承受?”

杜洛华微微一笑,“爹爹,女儿自幼受皇恩庇佑,如今国家有难,女儿应当挺身而出。况且,这也是女儿的责任。”

雍王心中一阵感动,但更多的是心疼,“可是……”

“爹爹不必担心,女儿自有分寸。”杜洛华打断了雍王的话。

几日之后,昭宁公主远嫁陈国的消息传遍了长安城,百姓们纷纷叹服

“父亲,母亲若无旁的吩咐,女儿便回房了”杜洛华淡淡开口

王妃道:罢了,回去吧

洛华便回了屋,侍女青娥扶着她坐下,终是问出那句:您……真的要和亲吗?洛华回道:到了这个地步,只怕是圣旨已下,板上钉钉,父王虽说是陛下兄长,但也只是陛下的臣子罢了,我又如何能不从呢?我并不欲父王为难,只能答应和亲,况且这样一来,也能为我大楚换得喘息时机”

“听父王方才的意思和亲势在必行,宫中两位公主年纪尚幼,我又乃宗室姊妹之中年纪最长者,不是我去,还能有谁呢?难不成?让其他姑娘舍下家园,远离父母么?我父乃亲王之尊,我也得享荣华这么多年,自然注定了该我前去”

青娥道:难道姑娘您便就不是远离父母,去国离都,此去和亲,只怕您便与王爷王妃从此再难相见了

“你说的何尝不是?可这是享了十五年的安乐富贵,该付出的,陛下圣旨已下,我总不能为了己身,让雍王府背上抗旨不尊的罪名”洛华坚定说道

皇宫之中立刻来了内侍,宣读圣旨,杜洛华册封昭宁公主,并下令,公主出嫁前入宫随皇后在凤仪宫居住

雍王妃听毕圣旨,拿着钱袋,走上前去,对宣旨太监道:劳烦您了,日后还请您多多照顾了

那太监接了钱袋,仔细掂量掂量,一脸笑意:王妃客气了,如此,咱家先告退了

雍王亲自送那太监出门

王妃在内室,多有不舍,却只得为女儿打点行装,并叮嘱道:进了宫,不比在家里,你自小聪慧,进退有度,一点即透,入宫后,好生侍奉皇后娘娘,你是这大楚的公主,自然也要改了称呼,称皇后为“母后”,明白了吗?

杜洛华(强忍泪意,跪倒在地)女儿明白,谨遵母亲教诲,还望父亲母亲保重身体

(又转头对一旁的妹妹说道)月儿,日后父母膝下唯有你一个女儿,日后切莫任性,多多侍奉在父亲母亲跟前

一旁的杜月华道:姐姐放心

雍王妃拉了女儿起来,又嘱咐几句,此时丫鬟上来报,行礼已打点妥当

杜洛华(行礼道):拜别母亲,(话毕便上了马车)

(楚国皇宫,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来到皇后的寝宫。室内装饰一新,墙上挂着精美的刺绣,案上摆放着各式奇珍异宝,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熏香,一切都显得那么奢华而温馨。)

“洛华参见母后”杜洛华一字一句的说道,声音平和有力

皇后吩咐身边嬷嬷“快将公主扶起来吧”

皇后轻轻开口:洛华,从今日起,你便算本宫的女儿,本宫知道现下让你入宫时仓促了些,但该有的自然会妥当布置

陛下说了,三日后便是吉期,此次和亲宜早不宜晚,日子虽仓促了些,但也足够安排此事了,你肯为国尽心,乃是百姓之福

杜洛华脸上并无波澜,只是回道:陛下,皇后天恩,洛华没齿难忘,能为国出力,亦是洛华的荣幸,女儿此去定然以和平为重,还望父皇母后替儿臣照顾儿臣的生父——雍王

皇后面不改色,含着得体的笑意:自然,雍王忠君奉公,心怀家国,为君分忧,为民谋福,你又大义凛然,维系两国和平,皇上与本宫自然会体恤雍王

洛华回道:谢母后体恤,母后操劳半日,想必乏累,儿臣便先告退,不打扰母后休息了

皇后盈盈一笑:去吧

两日后,夜,月光洒在这大楚皇宫

宫女甲(轻声细语,对着正在试穿嫁衣的公主):“公主,这嫁衣真是美极了,仿佛是天上的云霞织就,穿在您身上,更是显得雍容华贵”

杜洛华(微笑,眼中闪过一丝不舍):“谢谢你们,为我准备了这么多。这嫁衣虽美,却重如千斤,因为它承载的不仅仅是两国和平的期望,更是我对故土的深深眷恋。”

(此时,皇后步入寝宫,身着华丽的凤袍,面带慈祥的笑容。)

皇后(上前):“明日你便出嫁了,母后知道你心里有千般不舍,但请记得,你的幸福与楚国的荣耀紧密相连”

公主(泪眼婆娑):“母后,儿臣定当铭记您的教诲,不负所望。请您和父皇保重身体,儿臣此去,必会设法让两国人民共享和平与繁荣。”

“对了,明日,皇上请了雍王与王府与本宫一同在凤仪宫送你出嫁,也许你们告别”皇后缓缓道来

闻得此言,杜洛华心中感动,又行礼道:谢母后

(翌日晨光初破晓,皇宫内鼓乐齐鸣,红绸高挂,一派喜庆而庄严的景象。公主身着华丽的嫁衣,头戴璀璨的凤冠,步履沉重却坚定)

(皇后寝宫内,皇后已整装待发,眼中满是不舍与祝福。雍王与雍王妃亦立于一侧,神情复杂。)

杜洛华(跪拜,声音略带哽咽):“母后,儿臣即将远嫁,心中万般不舍。请您保重凤体,勿要过于挂念。儿臣定当铭记您的教诲,为大楚与陈国的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皇后(上前扶起洛华,泪眼婆娑):“洛华,母后虽不舍,但更为你感到骄傲。记住,无论身在何方,你都是楚国的公主,楚国是你坚实的后盾”

(随后,公主转向雍王与雍王妃,再次跪拜。)

杜洛华:“父亲,母亲,儿臣即将离开你们,心中如刀割般疼痛。但儿臣知道,这是为了两国的和平与繁荣。请你们放心,儿臣定会好好照顾自己,不让你们担忧。”

雍王(强忍泪水,声音坚定):“吾儿,你是大楚与陈国的桥梁,你的使命光荣而艰巨。为父相信你能够胜任,也为你感到骄傲。记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敢面对,陈国永远是你的后盾。”

雍王今年三十八岁,却显得如同天命之年的老人一般。面对女儿出嫁,他心中异常不舍。

雍王妃(紧紧握住公主的手,泪如雨下):“我的儿啊,这一去山高水长,不知何时才能再见。但,母妃的心会一直跟着你,为你祈祷,你一定要幸福,一定要平安。”

(拜别仪式结束后,洛华在宫女的搀扶下缓缓走出宫,踏上通往和亲队伍的红毯。沿途,皇宫内的文武百官及宫人纷纷跪拜送行,场面感人至深。)

数日后

杜洛华等人历经千辛万苦到了陈国都城建康,这建康城还有个别名——金陵

,杜洛华以前只觉得长安是世间最繁华的城市,可如今一比较,长安还是稍显逊色,建康城的富饶繁华,远超她的想象,城里到处都是商铺和酒楼,街上到处都是络绎不绝的行人,洛华不敢耽搁,直奔皇城,城门口已有内廷女官在此等候

女官自称姓卫,说一口建康话:“诸位远道而来辛苦了,我奉陛下之命在此等候诸位,陛下已备下宫舍,请诸位先去休息,陛下明日为诸位接风洗尘。”虽然女官的笑容有些假,但这话听多了已经麻木了,杜洛华等人只得行礼称谢。

翌日,陈皇帝接见了楚国公主

杜洛华“楚国昭宁公主杜氏参见陈国皇帝陛下”

“公主免礼”陈皇示意杜洛华起身“公主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

“多谢陛下”杜洛华微微屈膝

皇帝开口道“昭宁公主端庄娴雅,指婚给太子为良娣,择吉期六月初二入宫,如今还请公主暂居保宁宫”

“是,陛下”杜洛华心中一惊,面上却丝毫不显,只是恭恭敬敬的应答。

出了宫门,杜洛华上了楚国使臣的车架,楚国使臣道“恭喜公主”

杜洛华微微一笑“同喜”

到了保宁宫,这宫殿倒是

富丽堂皇,宫人们井井有条,丝毫不见懈怠,可见这位陈国陛下对楚国的看重,杜洛华微微一笑,这样才好

杜洛华坐在保宁宫的主位上,一旁的宫女递上一杯茶,杜洛华轻抿一口,入口清甜,是好茶。杜洛华微微闭眼,心中百转千回。

太子良娣,这可是个有意思的位置,这位陈国陛下倒是好算计,既给了她尊贵的身份,让她在陈国不至于受委屈,又让她处于不上不下的位置,也不会让她在后宫中一人独大,威胁到陈国的后宫,罢了

一同陪嫁来的青娥便没有那么好脾气,她从小陪着小姐长大,

自家小姐的脾气秉性最是了解不过,虽平日里看着温婉大度,可心中自有丘壑,哪里是甘心为人妾室的人,更何况是太子妾室,想到此处,青娥便气不打一处来“这陈国皇帝实在欺人太甚,小姐您怎么说也是楚国公主金尊玉贵”

“青娥,楚国战败,陈国给我这样的位分,已是

看重我了”杜洛华打断了青娥的话“更何况太子良娣的位分也不算低,将来太子登基,我便是宫中的娘娘,这样已是很好了”

“可是”青娥还欲再说些什么

“好了,青娥,你要谨记,这里不是楚国,是陈国,隔墙有耳”杜洛华正色道,何况我只是一个宗室之女封的公主

当然,这话杜洛华没有说出口,有些事情,心照不宣即可“是,小姐,青娥明白了”青娥也是个机灵的,一点就透

你去瞧瞧,来送亲的礼部侍郎李大人在不在外面,我要见一见

“是,公主”青娥领了命便出去了,没过多久便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一位穿着楚国官服的男子,

“下官李峋参见昭宁公主”李峋行了礼

“李大人免礼”杜洛华示意宫女搬了凳子给李峋坐下。

此前陈国答应我和亲之日,便是释放战俘之日,不知道陈国可还守信用?”杜洛华悠悠开口

“公主放心,陈国陛下已下令释放战俘,只是战俘众多,还需些时日”李峋拱手道

“如此便好,有劳李大人了”杜洛华微微颔首,心中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如此,我也能稍稍安心,来日李大人回国,我还有一事托付”

洛华眼含热泪“雍王府,本宫的身生父母,还请让他们安心,再者,也禀告父皇,本宫也算对得起楚国百姓,”

“公主放心,下官定会带到”李峋拱手道,心中对公主也多了些敬佩,若不是因为公主和亲,战俘也不会那么快被释放。

“如此,多谢李大人了”杜洛华起身微微屈膝“青娥,送李大人”

“是”青娥应声而来,送李峋出去。

杜洛华看着李峋远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如今,只能且行且看了。(随着六月初二的临近,陈国皇宫内外都沉浸在一片喜庆的氛围之中。大婚的筹备工作紧锣密鼓,每一处细节都力求完美,以彰显对雍国公主的尊重与重视。)

(皇帝特地在东宫召见太子,语重心长地叮嘱道。)

陈国皇帝:“太子,六月初二便是你与楚国公主的大婚之日,此乃两国联姻的盛事,不容有丝毫差池。公主虽以侧妃之位嫁入东宫,但朕已决定,她将以正妃的规格与礼遇进入我陈国皇室。你需明白,这不仅仅是对公主个人的尊重,更是对楚国的一片诚意。”

太子(恭敬行礼):“儿臣谨遵父皇旨意。儿臣定会以礼相待公主,无论情感如何,都会尊重她的身份与地位,不负父皇的期望。”

陈国皇帝(满意点头):“如此甚好。公主远嫁他乡,本就不易,你作为她的夫君,更应多加关怀与照顾。两国和平,需你我共同维护,望你切记。”

(太子领命退下,心中虽有诸多思绪,却也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

保宁宫中,杜洛华思绪万千,毕竟以后要在此地过一辈子,喊来侍女青莲,“你去打听打听,太子宫中都是什么人伺候呢?

青莲领命而去,不多时便回来了,将打探到的消息一一禀告给杜洛华“公主,太子名唤陈玉澈,二十有二,太子宫中现有正妃一位,姓萧,乃是尚书令嫡女,出身尊贵,太子对她也颇为敬重,良娣王氏,光禄大夫之女,良媛杨氏,工部尚书之女,良媛邵氏,御史大夫千金,其中这杨氏最得宠爱,且有其余宫人若干”

“嗯,我知道了,你下去吧”杜洛华挥手让青莲退下。

心中却是掀起了惊涛骇浪,这位太子殿下,倒是好福气,正妃出身高贵,又有宠爱的妾室,后院也算是充实,她这位新来的,倒是不知道该如何自处了。不过,车到山前必有路,杜洛华坚信,她总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六月初二,杜洛华身着大红嫁衣,头戴凤冠霞帔,妆容精致,嘴角挂着得体的微笑,在青娥的搀扶下缓缓走出保宁宫,前往东宫。东宫早已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宾客云集,都在等待着这位楚国公主的到来。

杜洛华心中紧张又期待,她知道,从今天起,她将是陈国太子的良娣,是陈国皇室的一员。她也知道,她的路还很长,但她已经做好了准备,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随着她的到来,东宫的气氛达到了高潮。宾客们议论纷纷,都在猜测这位楚国公主会如何融入陈国皇室的生活。

杜洛华保持着微笑,心中却是五味杂陈。不过,她并没有太多时间去思考这些问题,因为接下来的仪式和宴席都需要她的参与。

在繁琐的仪式过后,杜洛华终于得以片刻的休息。看着周围的陈设和环境,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她手执团扇,透过团扇

看着这个陌生的宫殿,心中不禁一阵迷茫。她知道,她的生活将在这里重新开始,而她要做的,就是努力去适应这个新的环境。

“公主,不,良娣,您累了吧,奴婢给您倒杯茶”青娥看着杜洛华,眼中满是担忧。

“青娥,我没事,只是有些感慨罢了”杜洛华微微一笑,接过青娥递来的茶盏,轻轻抿了一口。

“良娣放心,无论在哪里,奴婢都会陪着您的”青娥坚定地看着杜洛华。

杜洛华心中一暖,有青娥在身边,她也安心了不少。“青娥,以后在这东宫之中,我们要更加小心谨慎才是”

杜洛华放下团扇,仔细端详寝宫,这里倒质朴典雅,我很喜

欢,主仆二人正在说话间,外面突然传来了一阵脚步声。杜洛华和青娥对视一眼

“奴婢去看看”青娥起身走向殿门。

不多时,青娥便回来了,脸上带着一丝异样。“良娣,是太子殿下过来了”说完,便退下了

杜洛华闻言一怔,随即站起身来。“快请太子进来”

陈玉澈走进寝宫,看到杜洛华,眼中闪过一丝惊艳。他早就知道楚国公主容貌出众,但此刻见到真人,才发现传言不虚。洛华见这太子,倒是星眉剑目,

气宇轩昂,心中也不禁暗暗称赞。不过,她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和处境,连忙上前行礼。“妾身见过太子殿下”陈玉澈虚扶一把,“良娣不必多礼,今日是你我大婚之日,不必拘泥这些礼节”不过,他像是兴致缺缺,只是在一旁坐下

,并没有过多的言语。杜洛华心中虽有些疑惑,却也没有多问,只是在一旁陪着。不过,太子身上有一股浓浓的酒气,

想必是在外面喝了不少的酒,二人相对无言,气氛不免有些尴尬。杜洛华心中惴惴不安,不知道这位太子殿下心中在想些什么。过了许久,陈玉澈才站起身来。举起交杯酒,“今日是你我大婚之日,这交杯酒还是要喝的”杜洛华闻言,心中松了一口气,连忙端起酒杯,与陈玉澈交臂饮下。陈玉澈深深看了她一眼,言明并无意娶她,只是为两国和平,

希望她能安分守己,不要生事。杜洛华心中一震,却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低头应允。她明白,自己身为楚国公主,嫁给陈国太子,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联姻,她所能做的,就是尽力去适应这个新的身份和环境。陈玉澈又深深看了她一眼,欲要离去

洛华下跪道“臣妾知道殿下的意思,只是今日毕竟是妾头一天入宫,您若出了这个门,妾颜面何存?楚国颜面何存?”

太子攥紧拳头,果然停下脚步,深吸一口气,随后走向喜床,看向杜洛华,眼中带着几分无奈,

“你说的不无道理”

“本宫不希望今夜之事被父皇知晓,你明白吗”

杜洛华心中一紧,却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温顺地低下头。“妾身明白,太子殿下放心”她心中清楚,这位太子殿下对她并无感情,只是迫于无奈才娶了她。不过,她并不在乎这些,只要能够在这东宫中站稳脚跟,她就有机会为自己谋划未来。

太子复又坐到床上,

低头沉思,似是在想些什么。杜洛华心中忐忑不安,却也不敢打扰他。过了许久,太子才抬起头来,看向杜洛华。“你……叫什么名字?”他突然问道。杜洛华一怔,随即回答道:“妾身杜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