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章 巧合和玄学,教条示龙场诸生!(2 / 2)剑出福威,在下林平之首页

面对这样一尊传说中圣贤人物,又有哪个穿越者能忍住不见一面?

甚至出于对王明阳这位儒家圣人的尊重。

林平之来到龙岗书院前,并没有顶着红日升的名头和相貌拜访,而是以福建举人林平之的身份前往书院,光明正大的投了拜帖。

事实上。

自王明阳的名头越来越大,像林平之这样闻名而来的士子有很多。

很多士子在听说王明阳的名头后,都不远千里而来,只为能留在王明阳身边学习。

当然,这些前来龙岗书院的书生士子,究竟是真的被王明阳的心学吸引,还是为了王明阳的大儒名头,亦或者是为了王明阳父亲吏部尚书的官职。

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这些人根本不会知道“王明阳”这三个字,对后人儒家读书人意味着什么。

林平之投了拜帖,凭借大明举人的身份,很容易的就进入龙岗书院中。

他进入龙岗书院后,第一眼就看到了那篇流传千古的《教条示龙场诸生》。

“诸生相从于此,甚盛。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其慎听毋忽!”

“《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

“《勤学》: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

“《改过》: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诸生自思,平日亦有缺于廉耻忠信之行者乎……”

“《责善》: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

一篇洋洋洒洒的《教条示龙场诸生》,充分展现了王明阳对龙岗书院众学子的期望和教诲。

虽言简意赅,却字字珠玑。

林平之站在刻写《教条示龙场诸生》的石碑前,看着笔力遒劲,书写生动自如的一个个大字,却是直接看到了这篇文章的隐藏真意。

正所谓: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

不同于一般学子。

林平之观看眼前王明阳亲自撰写的《教条示龙场诸生》,却是直接从文字中,感受到了王明阳在书写这一篇文章时的心态和神意。

那是长者对后辈的殷切希望。

希望前来书院的学子,能够真正的为自己学习,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能有过责改,无过勉之,虚心接受别人的劝谏。

将自身情感,寄托于文字之中。

这样的文字已经有了神韵,亦如剑法有了神韵一般。

管中窥豹,见一叶而知秋。

林平之通过在看到这一篇《教条示龙场诸生》后,就知道王明阳的武道已经达到了极深地步,有领悟出了自己的武道意志。

甚至王明阳对武道意志的领悟和运用,还要在他之上。

毕竟他只是领悟了红日升和心即理的真意,完全做不到像王明阳这般将真意刻画在文字之上,让真意一直长存,凝练不散。

“不愧是儒家的圣人啊!”

林平之心中叹息一声,却是对王明阳的重视再次调高一个等级。

说实话,也就王明阳无心江湖。

要不然哪还有东方不败,风清扬等人的事儿。

王明阳这三个字。

就足以镇压整个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