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完成后,仔细地将药材打包,每一包药材都被摆放的整整齐齐,犹如等待检阅的士兵,井然有序。
老医师如同往常一般,正每天相同的时间来到后院。
迈着沉稳而又缓慢的步伐,穿过那扇有些陈旧的木门,身影在斑驳的光影中显得宁静。
他的脸上带着岁月留下的温和与从容,眼神中透露着一如既往的专注与淡定。
微风轻轻拂过,撩动他花白的发丝,他却挥然不觉,又欣欣然的躺到了他的宝贝摇椅上。
“安平啊,你来这有一年半了吧”老医师微微侧目,目光落在林安平身上,语气平静中带着些许感慨。
林安平连忙应道:“师父,确实有一年半了。”他脸上带着尊敬与谦逊。
老医师轻轻点了点头,缓缓说道:“时间过得可真快,这一年半里,你的长进为师都看在眼里。”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欣慰。
林安平递上泡好的茶水,诚恳地说道:“都是师父您教导有方,徒儿还有许多不足,还得继续跟您学习。”
老医师微微一笑道:“今天考考你。”放下茶杯,捋了捋胡须,目光中带着几分期待。
林安平神色一正,挺直了腰杆,恭敬地说道:“师傅请出题,徒儿定当全力以赴。
老医师微微眯起眼睛,不紧不慢地说道:“那为师就先问问你,对于你处理的那几味药性相冲的药材,你如何调和方能使其相辅相成?”
林安平略作沉思,而后郑重答道:“师父,徒儿认为可先以中和之药缓和其相冲之势,再根据病症所需,精准控制各药用量,佐以适当的熬药之法,或能化相冲为互补。”
老医师微微颔首,又问道:“那若是要治这风寒入体,久咳不愈之症,你当如何用药?”
林安平眉头微皱,思索片刻后说道:“师父,徒儿觉得应以龙沙、柳桂发散风寒,用坎子、包袱花宣肺止咳,再佐以地文、玉灵燥湿化痰。若患者体虚,可加入人参,百药棉扶正祛邪。”
“那用药剂量当如何把控?”老医师手抚胡须,目光中带着考校。
林安平神色凝重,认真回答道:“师父,这需要视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轻重而定。”
“若为青壮之人,龙沙、柳桂可以用至三钱;坎子、包袱花约为二钱。若年老体虚者,龙沙柳桂则减至一钱半,坎子、包袱花一钱为宜。”
老医师微微眯起眼睛,追问道:“若是患者伴有气喘之症,又当如何?”
林安平不假思索地回应道:“师父,若患者伴有气喘之症,可加黑苏子二钱,赤朴一钱半,以降气平喘。同时,龙沙与柳桂的用量应稍减,以防辛散太过,耗伤肺气。”
老医师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继续问道:“那用药疗程又该如何斟酌?”
林安平稍作停顿,如数家珍般,细细道来......
老医师露出满意的笑容,也点出了些许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