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章:项氏拥立楚王,兵锋指向陈县!(2 / 2)三国:朕能双穿到仙武大秦首页

他们一路高呼着口号,踏入泗水郡地界,准备与刘辩等主力联系汇合,从长计议。

这时,他们遇到了刘辩派遣南下的特使:

“将军让我等探寻东路军的情况,同时命你与墨家取得联系,你们怎么打道回府了?!”

“唉。”

葛婴叹了口气,将淮南之事一一告知——

他们在墨家相助下渡过淮河,攻城掠寨,兵力膨胀到数万,将起义的火种传递淮南,人人称颂起义军、人人赞颂刘辩圣明……

后项氏一族在江东反叛呼应,两军随之在东海郡会盟,三方联手,找到“宝箱”藏匿之地东阳县,轩辕剑断刃问世,最后爆发争夺之战……

他们败退!

葛婴最后叹息道:

“我们渡过淮河后,项氏在盱眙拥立楚王后裔复辟楚国,楚地沸腾!

“消息传来后,那些新兵纷纷逃离,最后只剩下老兵。此次东路军的一切努力,全都白费了!”

“项氏小人行径,墨家袖手旁观也是失信于人。若非将军告知轩辕剑下落,他们哪里知道轩辕剑具体所在?”

特使义愤填膺,满腔怒火无处发泄:

“在反秦大业还未完成前,就为了轩辕剑内战决裂,鼠目寸光的小人!”

“墨家倒不是故意袖手旁观,他们与项氏一族关系密切,可以出手援助我们,避免伤亡,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葛婴叹了口气,旋即问道:“将军为何让我等联系墨家?我们分兵东进后,发生何事了?”

特使也告知了刘辩等主力的情况。

西进转攻铚县、伏击泗水郡郡兵、躲入芒砀山、儒家弟子李明沟通泗水郡和砀郡,引发两郡合围、芒砀山之战爆发……

之所以要联系墨家,是刘辩当初从凌霄道人口中得知【山河社稷图】之事。

昌平君与燕丹在秦国国都附近奇遇,昌平君得轩辕剑,燕丹得山河社稷图。

后燕丹与墨家联手,荆轲刺秦,利用【山河社稷图】,掩藏杀机、遮蔽天机,藏身刺客。

最后借此靠近了秦始皇嬴政,差一点将之击杀!

这让刘辩心中激动!

【山河社稷图】等于是可以藏匿活人的“储物袋”,说不定可以通过两界双穿门。

如果可以,刘辩就能将大汉世界的兵马,源源不断运输到仙秦世界作战。

而荆轲刺秦失败后,【山河社稷图】下落不明,刘辩想要联系墨家,打探消息。

“既然将军有重要事情与墨家沟通,那我们派人再次前往淮南,与墨家联系。”

葛婴如此说道。

特使颔首:“我们兵分两路,大部队护送伤兵前往芒砀山根据地休整,我们派遣精锐深入淮南,设法联系墨家。”

“好。”葛婴赞同。

他们刚刚在淮南与项氏一战,而今项氏借着楚王名义整合淮南力量,势力庞大。

这时候,其实不应该杀一个回马枪,以身犯险的。

但刘辩这位“天降圣君”,在他们心中份量极重,他们必须完成刘辩的命令。

等他们分兵南下时,淮南的消息传来。

楚王下令发兵陈县,夺回楚国都城,在此向大秦宣战,向世人宣告楚国王者归来。

并且,搜寻剩下的【轩辕剑断刃】的下落。

项梁率楚军多路进攻,一路之上的郡县,望风而降。

整个淮南的江湖人士,各怀鬼胎,蜂拥陈县。

淮南,已经如同沸腾之水翻滚。

兵荒马乱下,他们根本联系不上墨家,找都找不到。

不得已,葛婴等人又渡河,退回泗水郡,追上了伤兵部队,准备先回到芒砀山根据地,联系刘辩后,从长计议。

……

芒砀山。

有数十名儒家弟子正各显神通,对当初【芒砀山之战】附近的痕迹,进行地毯式调查。

他们想要寻找起义军的下落!

可是,一无所获!

“李夫子,找不到叛军的踪迹,不管是他们的行踪,还是埋葬尸首之地,都一点痕迹也找不到。

“他们应该使用了遮蔽天机的办法,并且布置了相当严密的阵法。”

一名儒家弟子对李夫子行礼回道。

“如果真的找不到下落,那么只能追踪其余叛军下落。

“据说当初有一路分兵西进,只要攻城掠寨,那么等他们攻下城池休整时,我们就能兵贵神速追上。”

李夫子叹息一声回道。

“我与诸位同窗再设法搜寻一下,如果真的没有办法,只能如此了。”

这名儒家弟子退下,又开始地毯式搜查。

李夫子见努力的众多弟子,心下叹息一声。

当初与泗川书院院长出现分歧后,他没有如同院长那般隐忍等待时机到来,而是选择主动出击。

为了避免影响到泗川书院,李夫子选择离开书院,当时呼应的弟子成百上千。

不过,李夫子只是带着他们这一班学生,总计72人,放弃泗川书院弟子的身份,决定追踪叛军的下落。

如今这里只有71人,还有一位正是李明。

这是李夫子的入室弟子,泗川书院数千学生中,这72人是与他最亲密的弟子。

而李明,更是视为核心的真传弟子。

这些弟子衣食住行,互相照应,他们在泗川书院读书,偶尔一起游学,朝夕相处,寝则同榻、食则同桌,已经是手足兄弟了。

李明与李夫子,更是有种“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情谊在。

这位最亲密、最核心的弟子惨死,李夫子以及这些同窗,意难平!

这个仇不报,他们此生再难寸进!

他们离开书院后,李夫子并非漫无目的的追击叛军,而是有的放矢的来到【芒砀山之战】战场。

当初刘辩等叛军与砀郡郡兵在此激战,砀郡郡兵败退。

不过。

叛军此战也只是惨胜!

那么战死的尸首埋葬在哪里?受伤的兵马藏匿何地?

这些蛛丝马迹,都可以追踪到刘辩等叛军主力!

然而。

刘辩这支叛军,能人辈出,遮蔽天机,竟让李夫子等71名儒家弟子,一无所获!

“唉,难道要无功而返吗?!”李夫子叹息一声。

但就在此时。

一名弟子匆匆来报,神色惊喜:

“李夫子,芒砀山之外有叛军靠近,为首之人,似乎是当初李师兄追击的葛婴等东路军!”

“冤家路窄啊!”

李夫子闻言,神色也露出一丝喜色,有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感触,但回想起惨死的李明,又转为悲愤:

“动手!”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