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本届科举,人才济济,正是这次改革成效的一次具体表现。
后世学者,有人专门做过这样的统计。
那届天顺八年的科举进士榜,一甲前三名,
状元刘健,榜眼刘大夏,探花罗伦,
三人的年纪分别是24岁,20岁,26岁。
录取的300名进士,绝大多数的年龄段在18—35岁这个层次。
这个年龄段往前推十余年,是不是正是一群孩童读书的年纪,是不是天顺帝朱祁镛继位发起改革,开始推行改革的时候。
天顺八年的这场科举,绝对是整个明代历史上最意义重大的一次科举。
天顺八年科举的成功,是前期改革成果累积后的人才大爆发。
天顺新政,还田于民,抑制土地兼并,发展了民生经济,提高了国家财政收入;整肃官场,改革礼制,缓解了社会矛盾,保证了社会公正,安定了社会环境,改变了民众的思想。
特别在科举取士的革新上,打破士农工商四大阶层、注重精算和物理学的考核,其影响更为深远。
比如,提升国家官办学校的入学门槛;对老师进行严格的考核。
这届科举录取的进士,一半以上都有过在官办学校求学经历。
保证教学质量;重实用主义文风,反对轻浮虚无主义。
务要平实尔雅,裁约就正。说理者,必窥性命之蕴;论事者,必通经济之权;判必通律;策必稽古。非是者悉屏不录。
再者兼顾地区公平,改革录取制度,且提倡多种渠道取士,奉行三途并举(科举,官吏,举荐)。
正是因为以上种种,才保证了天顺八年,公元1457年,
本届科举进士榜录取人才的高质量。
可以说,天顺八年的本届科举,对于当时的大明帝国来说,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取士,
也是对于天顺朝,朱祁镛当政前期八年支持的改革工作的一次巨大回报,是改革红利积累的一次大爆发。
天顺八年之科举,创造了三代人的辉煌,
天顺八年的科举进士榜,取进士300余名。
其中较有作为,于史书中留名的大概70名左右。
而这群人中,官拜六部尚书衔的就有10人,其中之后担任内阁首辅兼首席军机大臣就有,刘健、刘大夏、张升,3人。
天顺八年,本届科举录取的进士,
他们很多人从天顺朝中后期,历经成化、弘治两朝,至正德朝前期,
都一直活跃在大明朝的各个衙门,各个领域,
为明代中后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大明的国运才得以延绵、中兴、至到“成化中兴、弘治盛世”的到来。
也正是因为有了天顺帝21世界的穿越者——朱祁镛的到来和大力推行改革,
才会有如此多大才辈出的局面,也才会有后世被称为,
“成化中兴、弘治盛世”的大明盛世的出现!!!
当然此,都是后话!!!
但无论如何,朱祁镛对本次由彭时、商洛、李贤三人主持的科举考试所选拔出来的大明精英进士们都十分满意,
看着手中三人,提交上来的本次一甲进士名单,朱祁镛大手一挥,
一个“准”字出现在名单之列,
天顺八年,本次科举考试的,
一甲三人,二甲第一,三甲第一,名单正式出炉,
分别为
24岁的状元——刘健,
20岁的榜眼——刘大夏,
26岁的探花———罗伦,
而传胪,则分别为,
二甲第一———刚年芳16岁的神童张升,
三甲第一————22岁的吴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