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哥哥欧阳尚喜的联络下,单涛、高籍和刘伶先后来到“山阳园宅”。单涛提议大家到附近山区欣赏秋景,主要是放松一下心情,研究下一步的应对措施。刚走出宅子,单涛急如星火地问道:“怎么样,沛王和曹公主同意推迟提亲的事吗?”毕竟这确实事关他的脑袋是否稳的住。欧阳尚康把结果告知了他们,细节那可是缄口不言的。刘伶对前因后果不明就里,但是他听说之后只想用酒壶去砸尚康兄弟:“你真是傻啊,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会啊?!你咕我冲吧,结婚的时候我负责写酒。”不管如何,大家的心情还是好转了不少。但是,对于挖空心思争取来的半年多时间具体用来干什么,仅仅是用来观望和等待吗?四人也没有一个明确而且统一的认识。
他们一行四人从“山阳园宅”出发,向东大约走了三里路,那里有一座深幽涵碧的万翠山。万翠山在先秦时期属于“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韩、赵、魏在中原地带三家分晋之后,韩国就在山北一百里的禹县建都。相传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子当年多次上书进谏韩王而未被采纳之后,孤直愤懑,曾经隐居于万翠山,写下了让秦始皇读后都感叹“死不恨矣”的《孤愤》、《五蠹》,秦始皇曾密令李斯派武士来万翠山寻访韩非子,密林中至今还留有见证当年传奇的“寻韩亭”,只是后世很少有人踏足此亭,不仅是因为山峭路险,更是因为传说进亭者无人活着离开。
万翠山南麓的山脚下生长着一片浩如烟海的竹林,金灿灿的阳光洒在竹浪上,泛起碧海金波。远看竹林,绿得像一块无瑕的翡翠;近看又像一道绿色的屏障,一株株翠竹高耸挺拔,顶天立地。云起娟娟净,风吹细细香。每一棵竹子都摇曳多姿,各有各的静态舞姿,各有各的风韵精神。竹林是一种习以为常的景观。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然而,当名士墨客走进这不足为奇的竹林,就能产生文化史上的奇观,产生心灵史上的奇谈。尤其在一个“武勇智术、瑰伟动人”的时代,修竹千竿,情牵文人心弦;丹管一枝,写尽人间本色。
单涛看着满目竹林,有感而发地说道:“兄弟们,竹子的风味淡泊,直而不媚,生长崖谷之间,其凌云之气值得咱们羡慕啊。”欧阳尚康也发出感叹:“潇洒挺拔、清丽俊逸,具有翩翩风度;弯而不折,折而不断,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刘伶从随身携带的酒壶喝了一口酒:“竹子的气节和神韵经久不衰、历久弥青,无论是在眼前难耐的酷暑,还是冰冻的严寒,总是长青不败。千花百草凋零尽,留向纷纷雪里看。”
年长的单涛突然抓过刘伶的酒壶,也咕咚咕咚喝了几口:“兄弟们,朋友易得,知己难求。既然咱们兴趣相投、志向相似,咱们也学习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吧,我们组成一个‘竹海四友’。”高籍喝了一口酒朝天上喷了一下:“俗不可耐的名字,就叫‘竹海四杰’吧?”欧阳尚康也喝了一口:“好吧,就‘竹海四杰’,我们都是英雄豪杰。”
曹乐亭主和欧阳尚康在皇家马场“马背飞驰定终身”以及欧阳尚康带头组建“竹海四杰”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洛阳城内外。钟会兄弟俩得知此事之后,心中五味杂陈。哥哥钟毓经常安慰弟弟:“你们俩属相不和,生辰八字也不配,并非良缘。”钟会自然是恼羞成怒:“哥哥,你说欧阳尚康出身微寒,咱们家高堂大瓦,曹乐亭主是不是有眼无珠啊?”哥哥还是一味帮助弟弟顺气:“弟弟所言极是,但是,父王生前教育我们人要厚德载物,万事要顺其自然,弟弟不必为此事耿耿于怀。”
钟会既没有他父亲的宽宏大度,也没有他哥哥的慈悲为怀,仿佛天生就是一个阴谋家。他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为此事释怀,他心想,上次你欧阳尚康装病不从司马昭之事,我都没有给你添油加醋,本次居然抢走我所倾慕的女人,不可饶恕,我一定到司马将军那里把你的新仇旧恨一起算。
来年的魏国政通人和,外战很少,内灾也不多,全国上下比较安宁,再加上分管农业农民和民生医疗,司马昭整年都在休养生息。不知为何,从九月末开始,一场鼠疫突如其来,搞得人心惶惶。司马昭命钟会遍寻名医药堂一无所获,心情很不舒畅。一日他决定到山阳一带视察疫情,作为心腹的钟会鞍前马后地陪伴左右。钟会精心设计了一条视察路线,欧阳尚康的“山阳园宅”成为必经之地。这只能说钟会作为奴才是尽心竭诚的,把主子的心意揣摩的十分通透。司马懿从辽东回来后就对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说过:“综观魏国,欧阳尚康是人中龙凤,万万不可轻视和大意,尽力拉拢为我所用,不可用也不能落入他人之手。”至于钟会安排与否,他早晚都要来此地一探虚实。
钟会指着不远处的房子说道:“主公,您看,前面那座宅子就是欧阳尚康的家。”司马昭是一个求贤若渴的人,总想笼络一批雄才成就自己的野心,他急切说道:“这真是天赐良机啊,也不知道欧阳尚康的头疼疾患痊愈了没有?咱们正好可以看望一下,顺便再次邀他来我府上做官。”钟会擅长挑拨离间:“主公,有一句话我一直埋在心底没有告诉您,我多方打听,他根本就没有那种病,是在诓您,纯粹是不想和大人您同心同德啊!”司马昭眉头紧皱,将信将疑:“是吗?我司马昭有那么不堪为伍吗?”“主公,您一向为魏国劳心劳力,体恤百姓,聚天下英才治世,只是那欧阳尚康鼠目寸光,一心想巴结曹氏门庭。”钟会的这一招比较毒辣。司马昭舒展了一下略显阴郁的面部表情,低声问道,“沛王想把自己的千金下嫁给欧阳尚康,有什么特别的缘由吗?是因为喜欢他那股劲气吗?”钟会的小人嘴脸对谁都一样:“主公,他那股劲气让人看着就不得劲,他能装着呢!跟您的气质哪能比呢?据我所知,主要是由于曹公主有眼无珠相中了她。还有两个不长眼的家伙单涛和高籍,是他们两人从中牵线搭桥。否则,成不了。”
“是嘛?曹乐亭主怎么就铁了心要嫁给一个平民百姓呢?”司马昭一边发问,一边走下橡木打造的马车,想要径直走进“山阳园宅”。钟会上前一步,拱礼低头说道:“大人,就您这身份,怎么能够屈尊走进一处寻常人家呢?”
司马昭说道:“欧阳尚康现在已不再是乡村匹夫了,他马上就要和小皇帝沾亲带故了。”欧阳尚康当时正在庭院的一座亭子里朗读《黄帝内经》,他硕壮体格发出的声音不像洪钟那样响亮,倒是多了几分低吟婉转,“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读完这段话后,他对书童解释说,古代那些有修养的人,得道成仙,把天地握在手中,与天地同生同灭;也就是说,人的寿命完全可以达到天荒地老的程度。
欧阳尚喜打断了弟弟的话语:“内弟,司马大人来访。”很早就扬名立万的司马昭向来趾高气扬,他很早就听闻欧阳尚康特立独行、恃才傲物,但是,当他果真与欧阳尚康面面相见的时候,一种荡魂摄魄的景象顿时笼罩在四周。欧阳尚康看那来者的架势,再加上钟会在身边亦步亦趋的样子,大体判断出来人应是司马昭。别看两人在魏国多少都属于名人,此前还真是没有什么交集。司马昭总是听父亲谈及此人,后生可畏但又不好驾驭。
欧阳尚康拱手说道:“大人应当就是司马将军吧?”钟会迫不及待地重复了一下:“是我们的中郎大人。”司马昭微微一笑,“叫我将军那是抬举了,你这院落让人心旷神怡呀。我看你正在研究《黄帝内经》,可有何心得啊?”司马昭其实是通过似笑非笑掩盖内心的慌张,因为他感到自己的气场确实没有欧阳尚康那么旺盛。欧阳尚康回答道:“中郎大人眼力真好,小人正在研究治疗疫情的药方。现在已经八九不离十了。”司马昭莞尔一笑:“你这就有点书生意气啦,当前疫情肆虐,《黄帝内经》能够提供药方吗?”欧阳尚康有礼有节地说道:“大人,拯救生命要从根上抓起,方可事半功倍。易经要求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儒家要求我们制天命而用之;道家也要求我们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钟会在一旁感到无所适从:“你不要搞什么玄学,赶紧为大人解释清楚。”
欧阳尚康可不是在夸夸其谈,司马昭代表的势力早晚会来此地打探虚实,上回钟会邀他出仕而不出确实是由于司马家族杀气太重,不敢与之靠近。如今已经贴上了明晃晃的曹魏标签,更不可能加入司马阵营了,但是,又无法得罪这股势力,那就务必要斗智斗勇。《青囊书》提供的计谋就一句话,把屠苏酒的配方献给司马家族来避险。至于怎么献,可就大有讲究了。直接给,司马昭的疑心只会加重,难道配方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所以他只能假借此次疫情将配方献上。他又用上陈胜、吴广“鱼腹藏丹书、篝火学鸣狐”的招数,干脆就拿《黄帝内经》做招牌。欧阳尚康让哥哥拿出缣帛,他奋笔疾书,完成了“向司马献方屠苏酒”这一重要步骤,缣帛的内容如下:
备药大黄十五铢,白术十八铢,桔梗、蜀椒各十五铢,桂心十八铢,防风一两,乌头六铢,菝葜十二铢。将以上药物,以三角绛囊盛之,于十二月晦日日中悬沉井中,令至泥。正月朔日平晓出药,置酒中煎数沸,于东向户中饮之。
司马昭半信半疑地看着这一奇特的药酒方子,内心起伏不定,虽然他还不知道这个方子的疗效如何,至少他可以肯定这份诚意是弓拉满弦的,欧阳尚康冷若冰霜不好接近而且还专门与他针锋相对的说辞纯粹子虚乌有。欧阳尚康也在偷偷观察司马昭的微妙反应。至于怎么配方、怎么熬制、怎么储存,司马昭有的是宫廷御医来深入研究。“献方”的目的肯定能够达到,那就是向司马家族释放了强烈的善意;而且这是华佗留下的治病良方,效果肯定也是毋庸置疑的。
回到洛阳之后,司马昭可等不到什么十二月晦日日中了,而是迅速组织人马对欧阳尚康的药方进行分析、论证和实验,十日不到,这个药酒方子就在御医的手里变成了神药,喝过的病人莫不药到病除。欣喜之余,司马昭在全国范围进行大力推广。
司马懿问及出处,司马昭答曰:“父王,这是欧阳尚康献给我的药方。前几天我专程去看望了一下,您的眼光真是独到,此人果然并非平淡无奇之辈,相貌堂堂,气冲苍穹。”司马懿阴沉着鹰眼说道:“他哪来的药方呢?此事定有蹊跷。不过,他此番作为明显是向咱们示好,他这是在曹魏和我们司马家族之间搞平衡啊。”
屠苏酒在防疫抗疫方面取得的巨大成效为负责卫生医疗工作的司马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但此事引起了钟会的不满,他觉得欧阳尚康抢了他的风头,无形中他的脸在司马昭面前被欧阳尚康打肿了,但是,还不能充胖子。这股压抑的怒火总是在心头燃烧。单涛听说此事后也有些不爽,欧阳尚康在曹魏那边的媒人是他,现在你主动巴结司马,我又没有药方可献,司马家族对单涛自然会产生戒心。高籍对欧阳尚康倒是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佩服,看《黄帝内经》都能看出万应灵丹,假以时日,在社会上一定能够发出洪钟大吕一样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