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派的人,都是帮理不帮亲不正派的人,则是帮亲不帮理。黄福属于前者,马骐自然是属于后者。
面对黄中的恶人先告状,黄福并未理会。他只是告诉黄中,将在外,自然是有临机决断之权,张辅招降阮景异、邓容二人,自然有他的道理。反倒是他黄中,不经主将张辅批准,擅自跑回升龙城,这可是违反了军纪的。
虽然在族兄黄福那里吃了鳖,但在马骐这里,黄中是有了充分发挥的机会。本来马骐就觉得张辅为人太过霸道,不将他这个监军放在眼里,这会儿又说自己的妹夫在清化作战不力,还说他回升龙城是违反了军纪,马骐哪里肯依。
于是,一封监军马骐亲笔所写的密奏从交趾发往了应天,在这份密奏中,马骐可是将张辅狠狠地告了一状。
朱棣接到了马骐的密报,同时也得到了交趾的捷报,听说陈頠被擒获,朱棣还是很高兴的。既然马骐状告了张辅,加上陈頠已被俘获,估计起义军应该是闹不出什么大动静了,于是,朱棣下了一道诏书,召张辅立即回应天献俘,然后立即参与北征。
至于交趾,还是让沐晟立即从云南前往,由沐晟继续负责追剿起义军的残部。当时,沐晟早就已经搞定了麓川国在云南西南挑事儿的事情,由云南前往交趾,也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
另外,顺道提一句朱棣的北征。永乐年间,朱棣曾五次亲征漠北,第一次便是发生在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既然朱棣准备亲征漠北,此时从交趾召回张辅,似乎也是一个十分合理的举动。
其实,张辅被朱棣召回,真正的原因是监军马骐在背后告了张辅的黑状。朱棣见张辅、马骐二人不合,料想着交趾这边大局已定,便以北征为借口,将张辅召回了。
站在朱棣的立场,马骐是宦官,张辅是武将。如果他们两个人中有一个人背叛自己,朱棣肯定是觉得张辅的可能性更大。因此,不管马骐所奏之事是否属实,先将张辅调回来,才是上上之策。
张辅离开交趾,陈季扩终于又迎来了转机。不过陈頠等人的命运可就惨了,被押往应天之后不久,便被处斩了。
陈頠死了,阮景异、邓容二人也不用惦记着杀父之仇了。今后就一心一意地辅佐陈季扩,建功立业吧。
对于我胡硕来说,陈頠是杀了女婿阮景真、女儿胡幽兰的凶手,同时,他又是我结拜大哥陈叔明的亲生儿子。如果他真落在我的手里,我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处置他。为女儿、女婿报仇吧,我去阴间后如何面对陈叔明大哥?不为女儿、女婿报仇吧,我还算一个称职的父亲吗?
还好一切随着陈頠在应天被处斩而结束了,恩恩怨怨就此了结。大陈国也好,大虞国也好,还是交趾也罢,我与这片土地的联系越来越少,随着自己的年岁越来越大,我似乎与这片土地不会再发生什么联系了。
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年初,一艘来自交趾的大船泊在了龙头港口。从船上下来一个人,将我与几乎要在我记忆中被遗忘的交趾又扯到了一起。这个人就是阮景异,不错,就是我的亲外孙阮景异。
说实话,阮景异出生之时,我已有了元澄、汉苍、元咎等孙子,再加上由于长年奔波于大陈国与龙头之间,与他亲近的机会并不多。再后来,我几乎常年定居在龙头,回大陈国的机会越来越少,就更是与这位外孙不甚亲近。
这会儿,这位亲外孙不远千里,到龙头来找我,究竟又是为了什么?
我与未了热情地接待了这位久未谋面的外孙子。瑾儿是景异的舅舅,宛枫是景异的小姨,虽然彼此从未见过面,但毕竟是血浓于水,少不了要互相问长问短的。
直到景异来龙头的第三天晚上,这孩子才跟我提起此次来龙头的真正目的,那便是问计于我,如何才能将明军驱逐出交趾,重新建立大陈国。
什么?将明军驱逐出去,恢复大陈国?这事儿找我恐怕是找错人了吧!
我对景异说道:“景异啊!你知道我今年多大岁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