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像是自己,李渊心中对此叹息。
自幼失去父亲,被母亲抚养长大,虽然和杨坚有着亲戚关系,但到底没有那么有底气;后来杨广登基,还得消解他的疑心,甚至不惜自污……
还有自己的儿子——虽然老三也不是个好的吧,但老大和老二都很不错,当年也都能够体会到自己这个耶耶、家族的不易,又起兵打天下,总也都经过了一番波折和磨难。
想到这里,李渊不由得对李世民吐槽了起来:“你说你姨祖父(杨坚)他到底是怎么教育儿子的?杨广怎么就没有好好教导一番?一味地盯着他节俭、不好美色有什么用?”
节俭当然好,不好美色也当然好,但是只看这两点怎么够?难道不得看看他对于天下的态度,对于基础的治国——除了如打仗、大工程这一类的大事——是怎么想的?
还有杨勇。
杨勇虽然不至于说什么不孝顺,到底有多喜欢奢靡也难说,毕竟杨坚本人对于节俭的要求有时候确实有些过度;好美色其实也就那样吧。
但是杨勇是怎么培养的,原本的继承人,到中期的时候竟然不能稳住自己这一方的支持者?太子妃不太子妃,其实也就那么一回事儿,但前朝杨勇是怎么处理的?
其他的几个儿子就不说了,也都一般般。
不像他——唉,其实儿子都好也不是什么好事儿……
李渊一时间又有些愁肠满肚。
李世民犹豫了一瞬,道:“耶耶,其实当年隋文帝制定的一部分律令,对于百姓也不是很……”说实在的,在律令这方面,有些刑罚还是杨广登基之后改了的。
所以,说不定杨坚本身就不是多么在意这方面呢?
毕竟杨坚自己出身也挺不错的,在杨坚出生没两年,杨忠也已经爬的很高了。
李世民说完这一句,也没有再管陷入了思考追忆的老父亲。
他现在也是颇有一番愁绪。
当然,不是那种追忆过往的愁绪,而是对未来的大唐的忧心——大唐现如今还好,自己显然不是什么不知民生疾苦、不知江河翻覆的力量的皇帝,李世民自觉自己还是一个明君,而且一直都在向着“文皇帝”的庙号努力。
但是大唐日后的皇帝呢?
他可是把“本朝·君主”和“历代·君主”的列表翻了又翻,看了又看的。
大唐日后的太子到底该如何教导,才能避免他们像是杨广这样高高在上,脱离实际,完全看不见民间?
虽然皇帝本身就很难看到整个天下的百姓,可是多少也得有所了解,但如何能够做到这一点,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即便是他们这一代的年长的兄弟,不也出了李元吉这种蠢货和畜生?
这可还是经历过打天下的战火,经历过隋末的乱世的皇子!
日后的皇子怎么教育?怎么让他们知道创业的艰辛,又怎么让他们能够对民生有那么点了解,不至于完全变成一个高高在上的蠢货?
……总不能真的也让他们体会一番战火的滋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