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别气了。”
“赶紧走,已经三点多了,今天还要弄一块田呢。”
“想要捡泥鳅,还有十多亩田呢,捡到你不想捡为止。”
农村姑娘好哄。
王林只是劝解了几句,她就自觉的提着小桶牵着牛走在前面。
王林肩膀上扛着辘辘,手里提着耕犁走在后头。
耙要等下再过来拿。
那玩意儿,上面全是尖刺,要小心一点。
这边正好有一块三分的小田。
这个伺弄起来就快多了,几套工序下来,也就半个小时。
“菲菲,去小溪里洗洗脚,放牛去。”
“泥鳅我来捡。”
王林倒不是有闲心捡这个东西。
他是要开始做田埂,可以顺带捡一下。
而且现在水里还是冷了些,对女孩子身体不好。
说是做田埂。
其实主要是把田埂自家一侧的杂草锄掉,踩进泥里。
碰到损坏的田埂,再从田里弄点泥巴糊起来。
三两下弄完这边的三分田,王林又扛着锄头去刚才的一亩大田那边去做田埂。
“菲菲,自己看着点时间,差不多了就牵牛回去,我可能要晚一点。”
早稻田这边离着村庄近,很多地方都种着油菜。
此时有些油菜已经长的蛮高了,遮挡了视线,王林只能靠吼来和菲菲说话。
“哦,知道啦!”
要问,作田累吗?
嗯,只要习惯了,其实也还好。
做什么不累呢?
打工。
工厂打螺丝,每天工作12个小时,加不完的班。
不累吗?
开货车、网约车。
每天开车也是十几个小时。
不累吗?
主要还是赚不赚钱,投入产出是否成正比的问题。
现在是1982年,至少最近几年,作田还是会比较赚钱的。
这一点,只要从80年代江南农村建起来的一片片青砖瓦房就能看出来。
当然。
这是在村里田地足够多的情况下。
1982年,全国平均工资是67块一个月,一个刚转正的老师工资差不多是50块。
如果是双职工四口之家,一年工资总收入算他1368元。
这些钱,去掉家庭日常柴米油盐消费,能攒下多少呢?
很难说。
但在农村。
以堎上为例。
王林兄妹四人12亩水田,一半种早晚稻,一半种中稻。
早稻亩产600斤,晚稻亩产800斤,中稻亩产1000斤。
将近15000斤稻子的总收成。
统购价格在0.12元一斤左右。
家庭总收入在1800元。
当然,农村家庭要交农业税和三提五统。
但同时在吃用方面会比上班族要省的多。
一年到头下来,攒下的钱并不会比城里人少,反而会更多一些。
当然,这只是暂时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物价上涨,稻谷价格却增长缓慢,这个差距就开始慢慢拉大。
直到作田同时还要打点短工才能活下去的地步。
但那不是现在的王林需要关心的事情。
现在的田里没用过什么农药化肥,黄鳝泥鳅这些杂鱼是真的多啊。
王林把一亩三分田的田埂都伺弄了一遍,黄鳝抓了十几只,泥鳅足有两斤多。
这还是在挑大的捡的情况下。
一些小的黄鳝都被他扔到小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