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视台出来。
已近中午,江小沐直接回家,在胡同口看到一帮子知青围在一起兴高采烈说着什么。
于是放缓速度,好奇上前,听了几耳朵,才知道他们正在讨论自己的小说。
“说实话,我很怀疑这个林染是知青,而且是在陕北插队,不然不会写的这么细。”
“你这个就没依据了,林染写草原也很细啊,看他的小说,像看电影一样。”
“你们说,他有没有可能是巡视员之类的蹲点干部?天南地北跑的那种。”
“也不无可能,原本以为是知青,现在却越说越迷糊了。”
“可不是?不过有人在关注知青这个团体,而且还详细的描写,就很不错了。”
“这个林染不只关注知青,还关注老右,我听几个长辈聊天,说这阵子有股风在吹。”
“不知道林染下一篇小说写哪个地方?如果是写的另一个地方,就有可能是巡视员。”
这时有人发现了江小沐,大声笑道:“你小子终于舍得从家里出来了?”
“哈哈,江小沐现在是大闺女,天天藏在闺阁呢!”
“你们别瞎扯,人家呆在家里画画,挣钱养家,哪像咱们一个个都是待业青年?”
“……”
江小沐见他们调侃个没完没了,于是咳嗽一声,问道:“你们之前在聊啥?”
“聊一个叫林染的作家,写了两篇比较敏感的小说。”有人解释道。
江小沐扬眉笑问道:“写的很好?”
“当然好,我们都看了,确实写的好。”说话的是已经嫁给马大山的于红霞。
两人结婚没有大办酒席,只请亲戚吃了顿饭,给熟识的知青送了喜糖吃。
江小沐暗笑一声,又问:“你们给作者写过信没有?”
“我写过!”
“我。”
“还有我。”
两女一男举了举手,其中一个女生说:
“信是寄到杂志社去的,也不知道林染有没有收到,到现在我也没收到回信。”
江小沐沉吟道:“听说优秀作者会有许多读者写信,作者不可能每一封都写回信。”
“于是有些条件好的读者就会往信封里塞些钱啊,粮票啥的,得到回信几率会更高。”
于红霞诧异道:“真的假的?这不是让作者犯错误吗?”
有人接话道:“这你不懂了吧?稿酬制度停了后,那些作者就指着这些钱票生活呢!”
“这事儿我也听说过,送钱送票的那些人,都是不差钱的主,图的就是念头通达。”
“对了,江小沐你不是在画连环画吗?有没有人给你写信和送钱送票?”
江小沐微笑道:“有一些,但不多,所以只要寄了钱票的我都会写回信。”
“刚听你们为了林染猜来猜去,倒不如凑些钱和票寄过去,问问不就得了?”
于红霞抚掌道:“有道理,条件好的可以自己单独写信寄钱寄票,条件不好的几个人凑一封信写了寄过去。”
“那还等什么?这就回去写,说不定过几天就收到回信了。”
“走走,江小沐说的对,与其在这儿猜,不如直接问,少抽两包烟就把钱和票凑了。”
“……”
江小沐咳嗽一声,问道:“那啥,假若你们寄了信,送了钱票,收不到回信咋办?”
“先说好,我刚才只是随便说说,你们别收到不信到头来怪我多嘴,那罪过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