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雨露赞叹道:“李书记,您现在是史学家了!”
李华摆摆手,“身在其位要谋其政。老孙,你介绍一下我们下一步的工作。”
孙伟讲道:“现在昆莎机场正在建设之中。两年以后,将正式通航。昆莎机场通航,大批的物资可以短时间空运过来,还有大批的游客。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两年时间,大力建设旅游环境。
经过李书记多方协调,我们争取到了1200万元的援藏资金,用来铺设管道,建设扎达县城的给水工程,另外一项重点工程就是改善民居,引导当地的藏民开办民宿,以此发家致富。确立实验村建设旅游度假村,以点带面,使整个扎达县来个翻天覆地地变化!”
林雨露举起酒杯,“敬你们!感谢你们为扎达的百姓做了这么多好事!”
李华举起酒杯说道:“我们援藏干部来到这里只是辛苦几年,就能为当地的百姓做利于子孙后代的事情,所以我们的辛苦非常值得!为了藏族人民的幸福生活干杯!”
“干杯!”在座的人一起举起酒杯。
吃过午饭,林雨露、德青和范宇去县委办公楼休息。当他们走进一层大厅时,在东面的照片墙前停住脚步。墙上挂满了援藏干部的照片,其中有一张镶着黑色镜框的照片正是贾咏义的照片。
范宇扛着摄像机将镜头对准照片墙。
李华指着墙上的照片说:“这面墙上的照片都是自1995年以来在扎达县县委各部门工作过的援藏干部的照片,这是历史的见证!”
他指着贾咏义的照片又说:“贾咏义同志在扎达工作过两年,两年的时间里,他没有回过一次家,休过一天假期。虽然他已经成为烈士,但是烈士的遗志由我们这些活着的人来继承,她的妻子林雨露同志又来到了纳里援藏,成为纳里新闻战线上的一名战士!”
两行热泪顺着林雨露美丽的脸颊流淌下来,她擦去眼泪,微笑着看着贾咏义的照片轻声说道:“咏义,我来看你了!”
德青摘掉相机的镜头盖说:“李书记、孙副县长、宋专家、范宇老师,你们跟雨露老师一起合个影吧!
五个人站在县委办公大楼前合影留念。
下午,雪域雄鹰节目组跟随宋军来到扎达县果树大棚基地。
通过采访宋军,林雨露了解到。一年前,李华到达扎达后,为扎达果蔬基地申请到了400万元的扶持资金,又请来了凤城市的农业技术专家宋军。宋军了解到雪域高原气候严寒,冬季时间长,日照时间长,所以很适合种植大棚。
于是,他和镇上的农业技术员贡桑曲多,以离托林镇最近的东嘎村为试点,带领着东嘎村的几户种植蔬菜大棚的村民一边扩建蔬菜大棚一边教他们学习蔬菜种植技术。
仅一年时间扎达果蔬基地的塑料大棚就扩建到60个,按照计划到今年年底要达到100个。
宋军指着身边的贡桑曲多说道:“曲多和附近几个种植大棚的藏民跟着我,每天都在基地大棚里撒种、施肥、浇水、间苗、移栽。几个月,不仅收获了丰硕的劳动成果,他们都学会了大棚种植技术。我们去大棚里面看看。”
宋军说完领着林雨露他们走进大棚。
大棚内一畦畦绿油油的小白菜、油菜、芹菜、香菜整整齐齐的排列着,一排排菜架上缀满了顶花带刺的黄瓜、嫩绿嫩绿的青椒、半红半绿的西红柿。
宋军指着大棚里的蔬菜说道:“这些蔬菜的种子都是我从凤城带过来的。”
林雨露把话筒递到贡桑曲多面前:“您在这里跟随宋老师种植大棚辛苦不苦?”
“宋老师最辛苦。以前,我们这里只种些土豆、白菜、萝卜。夏季、春季我们就把土豆、白菜、萝卜晒成干,等到冬天的时候吃。像豆角、香菜、朝天椒这些蔬菜我们都没有见过。在我们这里,只有像结婚、生子这样的喜庆日子,送朋友点蔬菜就是最好的礼物。
自从援藏干部们来了以后,帮助我们建了大棚,还请来宋老师教我们种菜,我家的村子里现在已经有好多人在种大棚蔬菜了!宋老师把他的技术全都毫无保留地教给了我们,我们非常感谢他!”贡桑曲多说着合掌向宋军行合十礼。
采访完贡桑曲多,采访组随宋军和曲多去了东嘎村。
二十分钟后,电视台的采访车驶入贡桑曲多所在村庄东嘎村。贡桑曲多的父亲贡桑仁增正在大棚里忙碌着,见到宋军连忙用不太熟练的汉语热情地打招呼,“宋老师,你好!”
宋军向仁增行合十礼,“老人家,你好!”
贡桑曲多向父亲说明来意,并把林雨露、德青和范宇介绍给父亲。
仁增热情地向三人行合十礼:“扎西得勒!
三人也向仁增回礼。
林雨露把话筒递到仁增面前,仁增连忙摆手,指指儿子曲多。
贡桑曲多说:“我爸爸汉语说不好,我来说。”
林雨露问道:“你们从什么时候种大棚蔬菜的?”
贡桑曲多答道:“我家的大棚是去年建的,去年只建了一个,今年又建了两个。”
“去年种大棚蔬菜挣了多少钱?”
“去年一个大棚,挣了3万元。今年到现在挣了7万元。”
“半年时间就挣了7万,一年就是十几万的收入啊!”
曲多和仁增父子俩对着镜头露出自豪地微笑。
离开东嘎村,电视台的采访车又返回托林镇。李军和孙伟又做了丰盛的午饭招待大家。吃过午饭,宋军把准备好的五大包珍贵的蔬菜装到采访车的后备箱中。大家稍微休息了一会儿,乘车去古格王国遗址。
从托林镇出发,一直向西行驶大约二十分钟,就到了古格王国遗址。
远远望去,在高耸而苍凉的土林环绕之中,有一座残缺的城堡遗址,它曾经是高原上一座规模庞大、气势恢弘的古城,如今在荒僻的原野中默默地诉说着曾经辉煌的历史,闪耀着艺术之光,令人遐想起一个鼎盛王朝的逝去。
李华指着墙上的壁画说:“藏族这个雪域高原上古老的民族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修养,他们保存的文化典籍特别是佛教典籍在全世界是最全面的。就像这些壁画一样,如果去寺院,几乎所有寺院的墙壁上都刻有经文和图画。藏族人民有着虔诚的宗教信仰,无论生活环境多么艰难,他们都很虔诚地守护着他们的神灵。”
林雨露赞许地点点头。
德青举着林雨露的摄像机说:“李书记,我给你们几位拍张合影吧!”
李华、孙伟、林雨露、宋军、范宇站在壁画前面合影留念。
临别之际,5位援藏干部拥抱在一起,流淌着眼泪,互道珍重。在辽阔的雪域高原,这些充满高原情怀的援藏工作者们也很难经常相见。
林雨露转身上了采访车,朝着李华、孙伟、宋军三人晃着手大声喊着:“保重!”
李华、孙伟、宋军站在车前晃着手,看着电视台的吉普车远去.......
车轮在国道上快速地转动着,金色的晚霞将白雪皑皑的峰峦变成了梦幻般的仙境,雄鹰在仙境中展翅飞翔,远处不时传来一阵阵嘹亮、悠长的歌声。
林雨露倚着车窗,望着车窗外的异域风景,心中想着她要跑遍这片雪域高原,将纳里援藏干部们的先进事迹宣传报道出去!
周四晚八点,纳里电视台汉语频道播出了第一期《雪域雄鹰》专题节目。
“我愿做甘露,雨润人世间。我是雨露,欢迎收看《雪域雄鹰》。”
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一位端庄、秀丽的面孔,她动听的声音,明亮的眼神,温婉如玉的气质,干练、大气的主持风格深深地吸引了电视台每一位同事,打动着每一位电视机前的观众。
林雨露成为了纳里当地家喻户晓的名人,人们称她为高原上的雪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