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家堡的民居分布于各条街巷之中,尽管分散,但在秋柏的引领下,搜寻工作井然有序。他手持名录,与司寇一同穿梭于各家各户之间。
来到第一户人家门前,门扉紧闭,无人应声。眼看司寇准备强行闯入,秋柏及时制止,走上前轻扣木门,温言细语:“战事紧急,此地随时可能被抛来的石块砸中,杨俊卿团长让你们一家人转移去土地庙生活一段时间,那里有专门的士兵保护你们。”经过一番解释,房门缓缓开启,两位年迈的身影相互搀扶而出,眼中满是泪水与哀伤,显得非常伤心,司寇向内望去,只见室内一个排位摆在桌子正中,下面则是燃烧的火盘和飞舞的纸钱,显然,他们是昨晚某个战死的士兵的亲属。
他们走向秋柏,向他询问着什么,随后转身,似乎想要返回屋内取些什么东西,却被秋柏劝阻:“老人家,无需挂念,杨团长已经妥善安排,不会缺吃的,缺穿的,你们放心去吧。”二人点头,在两名士兵的引领下,朝着土地庙方向缓缓前行。其余士兵迅速行动,封存房屋,静候后勤人员前来搜集物资。
“秋队长,接下来这家,让我来试试吧,你就在边上指点。”司寇自信满满,跃跃欲试。
秋柏微微颔首,二人旋即抵达另一门户。效仿秋柏先前的方法,司寇尝试性地与房内的居民交流,意外的是,沟通异常顺畅,很快就说服对方搬往土地庙。时光悄然流逝,两个士兵过去,不一会又两个士兵回来,循环往复,一切运转如常,人手充足,效率可观。
“秋队长,土地庙那边应该没什么问题吧?”司寇望向归来的士兵,关切询问。
“有四五个卫兵守在门前,不会有什么问题的。”秋柏淡定回应。
司寇忍不住开怀一笑,“这任务多谢你了,秋队长,看来轻松完成指日可待。”
秋柏点头附和,然而当他翻看名册的下一页时,眉头却骤然紧锁,似有隐忧浮现心头。
司寇又一次敲响了一扇门,重申着之前的请求,门应声而开,露出一张粗犷的脸庞。这位浓眉大汉一脸狐疑,并未买账,立刻关门回绝,显然不愿配合撤离计划。正当司寇准备再度开口之际,一名巡逻的小兵匆匆赶来,喘着气报告:“司寇,有个李家妇人从土地庙逃走了!”
还未等司寇反应,秋柏已疾声追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小兵回复:“她的孩子一直啼哭不止,说是要取家中玩具,我们就让她回去拿,结果……”。
“你们没人跟着吗?”秋柏质问。“我们都尽力了,但她身形纤弱,顺着一个墙缝就跑了,我们追赶不及。”此刻,秋柏心急如焚,转向司寇:“这里就交给你了,我先去追那个妇人!”言毕,将名册递给司寇,率领几名士兵急忙奔向远方。
事情发生得太突然,司寇一时间没能及时做出反应。等他调整思绪过后,再次走到门前,努力重复之前的话语,希望能打动那汉子,但对方根本不予理会,大门依旧紧闭,完全不想理司寇的样子。
太阳渐渐落下,天色渐暗,望着手中的花名册,还有近四分之一的户名未划掉,司寇内心的焦急难以言喻。最后,他实在憋不住了,踹开了房门,一把揪住了那浓眉大汉,吼道:“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吧!”随即,把他丢给了身旁的两名士兵,架着他就直奔土地庙。
“我是本地诗人,我可以不听你们的,我不跟你们去,你们放开我,我不跟你们去。!”汉子拼命叫嚷,奋力挣扎。
众人并未理会他的抗议,继续带着他向前走去,径直朝土地庙进发。
接下来的工作进行的比较顺利,司寇挨家挨户耐心劝导,终于赶在夜幕降临前,把全部居民都请进了土地庙里。
秋柏也顺利归来,带回了那企图逃离的女子。得知消息,司寇心中一阵欣喜,趁着还没天黑,便兴冲冲前往土地庙,打算亲眼看看自己一天的努力成果。
土地庙布局朴素,越过院墙,映入眼帘的仅有供奉的土地公雕像、一尊香炉及几扇门窗。司寇赶到时,正好是晚饭时间,堡主规定,现在除士兵外每人只有一餐,众人散落着坐着,各自捧着手中的碗,喝着碗中的淡粥,面容上流露出深深的无奈。见司寇现身,众人目光齐刷刷投向他,眼神中说不出得凄凉,他们并不责怪司寇,只是感觉毫无希望而已,毕竟,一般围城战中,老百姓总是最先沦为牺牲品的那批人。
原本司寇满心欢喜前来,期望目睹自己一天的成果;却不料撞见这般悲凉景象,情绪瞬间跌落谷底,决定立即折返军营。
这时,那位浓眉大汉吃完手里的粥后,竟将碗猛地向司寇掷去,空碗砸在地上,发出清脆的破裂声,伴随着连串咒骂。司寇心情本已沉重,对于这突如其来的挑衅更是懒得搭理,头也不回地加快脚步,径直朝着军营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