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章(1 / 2)一任江湖游首页

在卫德清的记忆中这“梃击案”原本是明末三大奇案之一,没想到竟然在这时候上演,难道预示着西秦要玩完?他甩了甩头,不去想这可能到来的悲惨未来,小声问道“师侄可知道这案子的内因?”

张通和叹了口气道:“师叔不必如此小心,此处是我全真地界,师侄我还是有些防备的,至于内因,还不是那四个字,国本之争。”

“师叔也知道这历朝历代的礼制中,为了国家能顺利传承下去,最后便形成了一套嫡长子继承制。这样选出来的继承人可能不是最优秀的,于国家而言却是最稳健的传承方式,想那大唐何等辉煌,唐太宗何等英明神武,却有一点是他抹不去的污点,那便是‘玄武门之变’。唐太宗用一场宫廷政变告诉他的后人们,皇位是可以自己争夺来的,从此大唐每到权力交接之时,必有一场腥风血雨。”

“后人看后也会反思,所以这嫡长子继承制应运而生。西秦也是如此,虽然其中会有一些例外,但大体上还是沿用了这一套。到了本朝,皇后无所出,故朝臣主张立皇长子为太子,皇长子便是王常洛。早几年还好,皇帝对膝下的儿子无所偏袒,谁当都可以,为了皇位的稳固,王常洛也就当上了太子。皇帝对他培养的也算尽心尽力,太子本人在皇帝的一众子嗣中也确实是最有手段,能力最强的那一个。”

“只是近些年风云突变,太子的位置忽然变得岌岌可危起来,盖是因为西秦这位皇帝被人吹了枕边风。自从当时年仅14岁的郑贵妃入了宫,当年也仅有19岁的皇帝眼中便没有了旁的女人。有传言这郑贵妃从入宫那一刻起就没瞧得起太子过,皆因太子乃是皇帝酒后乱性,与一宫女所生,要背景没背景,要外援没外援,从此太子就没了安生日子。”

“等到郑贵妃诞下的两儿子日渐年长,情况更是急转直下,皇三子王常洵尤为皇帝所宠爱,于是皇帝便动了易储的念头,希望三皇子为太子。但是依照祖训,王常洛太子之位合理合法,是动不得的。郑贵妃亦不断向皇帝进言,皇帝几度动摇。好在太子平日里孝顺的很,深得皇太后李氏的喜爱,而皇后王氏因为膝下无子,将太子接到自己身边抚养,更是将他视若己出,所以坚决反对易储。太子也算得上有急智,逆境求生,想出带着清疏、武勋去边境锻炼的法子,成功拉拢住一大批朝。再有皇后王氏、太后李氏的帮衬,最后稳住太子之位。”

“对了!”张通和面色凝重犹豫片刻道:“宫中传闻郑贵妃拜师阴葵派的人,武功相当不俗,却是不知是真是假。”

卫德清闻言扫了一眼张通和,这老道士老神在在的捋着胡子,与刚才诉说韩本用惊世一剑的神态可谓大不相同,心中也是有了计较。随口问道:“师侄可是已经押宝在了太子身上?”

张通和也不否认,点头道:“师叔明察,按说我们出家之人不该理会这些凡尘俗世,奈何太子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我虽出家,此生得道无望,凡俗的情感怕是斩不断了。”

卫德清轻叹一声,张通和押宝太子怕不是他说的那么简单,其中内情自己就算是问他,他也不会说了。

话已说完,张通和起身向卫德清请辞:“夜已渐深,师侄就不打扰师叔休息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做完早课的卫德清迈着悠闲的步子向观外走去,纵使西秦朝堂波诡云谲,与他这个闲云野鹤又有什么关系?

那幕后黑手无非就是三人,要么是老皇帝挑事,借机敲打朝臣,告诉他们朕还没死呢,现在还是朕说了算,要么就是太子自导自演,上演一出栽赃陷害的好戏,然后就是郑贵妃见易储无望,兵行险着。无论真相是哪一种,卫德清都没有兴趣去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