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章. 高皇帝起猜疑,萧相国入大狱(2 / 2)刘邦的选择首页

心里这么琢磨着,正在找合适的机会实施。

这天,萧何奏事,奏请皇帝将上林苑空闲地赐予百姓耕种!

高皇帝顿时勃然大怒!

如果一个人总是能预测到你的想法,看破了你的心思,你在他眼中如同一个透明人一样,这样的人你怎么和他相处,还能不能让他待在你身边?皇帝在恼怒就在于此。下令,将萧何抓捕入狱!理由是萧何收取商人贿赂,强买百姓土地,却想来分我的上林苑?上林苑是皇家猎场,是我刘邦的财产,你抢到我头上来了!

刘邦的愤怒久久不消。而萧何却也有高人指点,他明白自己此次入狱,可能是保全宗族子孙的唯一办法。自己的问题很难处理,若想保全性命,就得经牢狱之灾,这是自污声名最彻底的方法。对于刘邦,他萧何永远无法真正看透,以自己的能力,一辈子只有跪服的份。

萧何在狱中一遍遍回想着过往的点点滴滴。十余年前的沛县,萧何意气见发、势头正劲。单父吕公避仇投靠沛县令,沛县豪杰官员纷纷拜访。吕公设宴回报,请萧何执事。来的各方人士都有,如何排座位成了问题。按官职排伤到豪杰,按声望排可能伤到一片。萧何略一思考,干脆按随礼的份子钱排座好了,贺千钱的坐堂上,其他的坐外间。堂上坐的是吕公、沛令等,能与沛令同堂用餐的除了富豪大族,便是官场头面人物,来宾心里都有谱,贺钱自有分寸。

主客略略入席坐定,门吏高声唱谒:泗水亭长刘邦拜谒,贺钱一万!

吕公与刘邦未曾谋面,但这位亭长对他来说比较重要。亭长突然到来且送如此厚礼,让四座皆惊,吕公慌忙下堂来迎接。刘邦气度非凡,吕公一路谦让着带刘邦来到堂上。席间刘邦颇显英雄气场,指点江山,纵论形势,吕公借机提到与他人仇怨难解一事,刘邦更是拍胸脯承诺出面化解。吕公见时机成熟,上前祝酒,对刘邦耳语一番,自家财物被滞留在泗水亭上,请刘亭长高抬贵手予以通关。吕公这批财物跨境运输,按律属走私、应当没收充公。刘邦当场点头,称事后再议。刘邦来参加宴请,实际上未执一钱,他口中的“万钱”,暗指的就是吕公的这批财物。吕公心领神会,暗示刘邦酒后留下。

萧何作为执事,脸面上有点挂不住了。刘邦说的驾钱万,空口而已。又见刘邦席上多夸海口,吕公屈尊示好,生怕吕公受了刘邦的忽悠。萧何当着众人面告吕公说:刘邦一向好说大话吹牛皮,别当真,办不成什么大事!

网上有个段子:部门来了个新同事,好吹牛,说自己家有几套别墅、数家公司、豪车多辆。如此有钱的人跟我一样顶风冒雨、低三下四跑业务,谁信?他吹我也吹,把自己吹得天花乱坠。悲催的是,后来才知道,他吹的牛竟然都是真的!

萧何见识浅了,他以为自己了解刘邦的一切,以为刘邦无边际的吹牛只是为了混个酒喝。悲催的是,他后来才知道,刘邦吹的牛竟然都兑现了。而吕公因一面之缘,竟然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萧何认为成不了事的刘邦。

萧何转变了认识,知道刘邦远在自己之上。随着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萧何发现刘邦当年夸下海口的英雄、天下、逐鹿、问鼎等等,竟然一个一个都变成了现实。萧何内心越发敬畏,在刘邦面前,自己只能是山脚仰望山巅,刘邦交给他的每件事、说的每句话,他都认真执行;甚至每次的形态眼神他都要认真揣摩,生怕领悟不到位,事办不好,得到一个差评。

刘邦和他的智谋之士如张良、陈平等,对事物一向冷静观察,客观分析,以术驭势。所谓势,就是客观力量对比、天下人心向背,不会轻易依据他人的道德水准来做决策。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本恶,历来争议不休、一言难尽。乱世之下,礼仪靠不住、道德靠不住,必须看客观形势。他们看萧何,也是非常冷静,不为情感所左右。

萧何的问题,不仅在于不断为自己的人气上分,他还出现了两次致命失误。

第一次,陈豨谋反于代地,而淮阴侯欲反于长安,此时高皇帝远在赵地,京城大为空虚。太子监国、萧何辅国、吕后居长安,面临此种状况,当作如何处置?萧何与吕后定计,诱使韩信入得长乐宫,被伏士捕获斩杀。

这事看着好像没问题,消除了长安的一桩叛乱隐患。但是,此举违反了汉律。

官员犯法,应交廷尉处理,特别是像韩信这样重量级的人物,必须经过缉捕、审理,最终由皇帝拍板定罪。萧何定的律令,他如何能不知?!比如后面擒获彭越,就是这样依照法律程序进行处置。萧何洞悉汉律,为何不劝谏吕后将韩信押入大牢,待皇帝返回后再作处置?而是教唆吕后出面私斩列侯功臣,这是典型的逾越犯上。韩信斩得,谁还斩不得?匆匆斩杀韩信,是否背后有隐情?引得大家一通猜疑。

高皇帝更为担心的是,长乐宫卫尉是萧何的亲信之人,他既然能率卒进得长乐宫轻松伏捕韩信,如果他们想抓扣吕后、刘盈,岂不也是轻而易举之事?此事非同小可!

高皇帝立即派一都尉率军回长安,将萧何监控起来。莫说谁忠心,一旦价码开得足够高,人难免会放弃自己的原则,毫不犹豫越过道德底线。纵使萧何没非分之想,谁能保证丞相府的人没一点想法?刘邦在这方面不唯心,只论势。

第二次失误出现在贲赫密报黥布谋反一事上。高皇帝得信,请萧何来商议。萧何是丞相,丞相提名任用典客,典客负责诸侯国事务,包括建立情报网络,监督诸侯国内部动向等。丞相比其他人更了解诸侯情况,因此召来萧何询问。

萧何却给出另一个判断,他说:黥布不会谋反,恐怕是仇家诬告,陛下派使者到淮南了解情况便知。请把贲赫下狱问斩。

萧何想的太简单了。刘邦可不是简单的咨询,也有对萧何测试的成分,既看萧何是否真正了解情况,也想看看萧何是否背地里私结诸侯。后来黥布果然反了,显然萧何没有通过这次测试。要么是他工作不称职监督不到位,要么是他私下与黥布有往来,欲为黥布遮掩。总之,高皇帝心中起了更大猜疑,高层谋士心中也生了怀疑。

高皇帝准备率军亲征黥布,关中长安让他很难放心,于是诏令征调上郡、北地、陇西车骑及巴蜀材官三万余人到长安,由北军中尉统帅守卫太子。

高皇帝的身体状况不佳,关中的形势不可预测,张良看得清楚,也非常不安。这位游侠出身的战略家,自打韩王信投匈奴那天起,他以毕生心血扶持起来的韩国复国成果就此灰飞烟灭。这种失落他人难以理解。张良倍受打击,心灰意冷,从此闭门不出,不问世事、辟谷修道、大隐隐于长安。说是跳出凡尘之外,实际上张良无时不关注着政局,他恢复韩国的事业有一个副成果,这个副成果光辉无比,就是协助高皇帝建立了大汉帝国。这个成果他也珍惜万分,不容有失。

张良洞若观火,明察世事,大批边郡骑士材官入京,让他嗅出了不寻常的味道。这说明高皇帝的自我感觉不好,长安内部有隐患。但高皇帝的这些防范措施张良依然觉得不够,骑士材官虽来自边郡,但领军的京师中尉、卫尉却是萧何能掌握的人。秦皇有沙丘之难,京师就有赵高之变,客观形势就是如此。

张良心中不安,抱着病体出门,随群臣一起到霸上为皇帝大军送行。

临别前,张良凑到高皇帝身边,说了一些贴已的话:陛下身体有疾、年岁已高,还是多注意休养。楚人历来剽悍,陛下不要亲自到一线争锋。

瞅见身边无他人,张良凑近了说:陛下定然不放心长安。请授命太子为将军亲率长安诸军,别给他人留下乘势生变的缝隙。

刘邦醒悟,深深感动,同意。他知道张良此刻能站出劝谏,一定是预感到了强烈的危机。高皇帝说:子房虽然身体不好,还是请出来辅佐一下太子,即便是躺着不能动,也要陪在太子身边。即于车驾上封张良为太子少傅,留长安陪在刘盈左右。

长安布防、人事异常变化,聪明如萧何者不可能看不出端倪。他贱买民田自污,此等计策只能一时过关,岂能不被刘邦和张良、陈平等人看破。萧何越是见招拆招,高皇帝越是恼怒不止。无论如何,为自己收民心、私斩韩信、误判黥布,这三桩问题,萧何如何解释也都解释不清了。与其越描越黑,不如闭口不说。萧何为民请上林苑之地而入狱,他知道经过牢狱之苦,可解刘邦心头之恨,可保全家族性命富贵。即便身处大牢,他也知无性命之忧。朝堂上故旧颇多,自然会有出面求情之人。刘邦也是仁义之主,会念及几十年的交情和友谊。

张良、陈平、周勃、灌婴等重臣却没有站出来说话。他们只所以不说,是因为不敢,萧何内心如何想的,他们又怎能知道?

关键时侯一个关键人物出场求情,他是长乐宫卫尉。这位王姓卫尉是诛杀韩信的亲历者、执行者,当事人出面澄清自然非常有说服力。高皇帝借坡下驴,赦免萧何、恢复其相国职务,他知道,自己百年以后,辅佐刘盈没有比萧何更合适的人了,惩戒教训一下足矣。

站出来为萧何求情的人,等于给自己贴上了一个萧何亲信的标签。信任代替不了防范,在萧何入狱期间,高皇帝对萧何原任用的长安亲信官员来了个大换血,萧何的门客幕僚也纷纷四散离开。那位为萧何说情的卫尉,守卫皇宫安全,职务极为重要,在化解刘邦与萧何矛盾中功不可没。因他是萧何的亲信,后被调往京外任职,史书只记其姓,连个名都没留下。

萧何重任相国,办事更加谨慎,处世更加低调,对上愈加恭谨,身居相位从始至终,千年来留下个贤相的美誉。

帝王自古烦恼多,高皇帝一事接一事。对于儿子刘如意,他愁肠百转,却不知计从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