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国子监,这处天下人眼中的读书胜地。
有读书士子环佩叮当,高冠博带。有书院祭酒站在三尺讲台之上,手中戒尺微动,指着版面上的圣贤章句。
先生指点是一声,学生诵读又是一声。
书声琅琅,飘出窗外,窗外是鸟语花香和草长莺飞。
书桌上先生指着一句,“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弟子齐声便是一句。
声音整齐划一,这座天下最荣耀的学堂,这群天下最为金贵的读书人此刻竟然像是初学的稚子孩童一般跟着先生整齐划一地朗诵。
一处僻静别院,率先一步回来的老夫子正与他的弟子对坐闲谈。
夫子结果这位关门弟子递来的一杯茶,心满意足又心旷神怡。
笑的眉目都拧在一起的老夫子欣然望向眼前这名面上满是恭敬意味的弟子。
学生端茶,先生欣然受之。学生先生,先生学生,其乐融融。
老夫子轻轻放下手中的茶杯,转头望向窗外,耳边有朗朗书声,眼前是明媚天气。
这位儒家夫子向面前对坐的关门弟子问道:“苏岐啊,此情此景你会想起什么?”
低头斟茶的苏岐微微抬头,面无表情的天人转头望向窗外。
“盛世景象,有读书人有容身之所,可以放心读圣贤书。闲静气象,你我可对坐闲谈,无忧之日最是难得。”
盛世景象,闲静气象。
老夫子微微错愕,这位弟子的眼光和视角总是如此独到。
苏岐这番话虽然并未能完全说进夫子心中,但是有一句话却让夫子觉着分外舒心。
夫子早些年是个穷书生啊,那时候居无定所的他漂泊数载,有一回在一处破茅屋一住便是一个月。
风雨飘摇的日子里,一穷二白的夫子只是在茅屋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不过偶尔放下书的夫子抬头望雨点丝丝落下,有时又是狂风呼啸,这些个时候,夫子曾经自嘲而笑,也曾经兴之所致,作诗一首。
夫子曾作诗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那个时候,有很多像是夫子这样的读书人,他们的窗外是风吹雨打声。
年华,贫苦,困顿仿佛也随着雨打风吹去。
如今的读书人可比曾经的他们好多了。
同样是里面书声琅琅,那个时候读书人的外面更多是风雨瓢泼之声。
天下寒士,哪有高门大院,有读书、藏书的阁楼可供栖息。
天下动荡之时,便是一处落脚地,也极为难觅。
岁月不饶人,时间对世人来说从来是公平的。有时候有许多的机遇是不太公平的,可是也有很多的东西就跟时间一样是公平的。
就好比早些年,朝廷的一纸诏令,给了无数寒士鲤鱼跃龙门的机遇。
如今这处国子监,十之七八的读书人皆是寒士,寒士中有不少人有着真才实学,这一批具有真才实学的寒士中其中又有不少就在这鸟语花香的国子监中。
在这座大楚最高学府,寒士们可谓是有所居,更有了曾经不敢想象的高冠博带,环佩叮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