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章 黄皮子叫魂(2 / 2)乡野怪谈奇异录首页

气急败坏的黄老五一记木棍,似标枪般的就冲向了母黄鼠狼!它叫骂的正欢,一时躲闪不及,被木棍擦破了大腿,见套不着便宜,便只能一瘸一拐的逃跑了。

从此以后,那只母黄鼠狼倒是再也没来闹过,可身体一向硬朗的黄老五却不知为何,突然就病倒了,不仅病的快,也病的非常蹊跷,经常睡着睡着觉就突然抽搐,就跟犯了癫痫一模一样,而且更可怕的就是,黄老五的一条大腿上动不动就青一块紫一块。

几个孩子问讯,带着黄老五去北京做了检查,可医生得出的结论,无非就是贫血、失眠,一点其它症状都瞧不出来。迫于无奈,村里人将黄老五不慎打死黄鼠狼的孩子一说,告诉他的几个儿女,可他的子孙,根本就不相信这些山野村夫的迷信之谈。

村民们三番五次的劝说无果,也就不再去理会黄老五的死活,只待吃他一碗临了席了。说实话,若不是黄老五平日里为人豪爽,对乡里乡亲的以礼相待、大方客气,任谁也不愿去做城里人的茶余笑柄。

黄老五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三餐已经不能进一餐。他昏迷在炕上,每天都需要家人的照料才能勉强维持着生命。

突然一天,黄老五的身子终于熬不住了,眼看就要咽气,子子孙孙围在他周围泣不成声。儿女们正抽泣着,几个小孙子已经嚎啕大哭,就在这时,黄老五竟突然回光返照,像着了魔一般睁开眼睛,猛地从炕上蹿起来,赤着脚在地上手舞足蹈的疯癫大笑。

几个儿女吓得不敢靠近,他们活了几十年,也从没见过这么毛骨悚然的画面,特别是还发生在了自己老父亲的身上!就在他们手足无措的时候,一个五岁大小孙子突然指了指窗外。

“有个黄毛毛的东西,正在墙头上跳跳呐!简直和爷爷一模一样!”

一屋子瞬间炸开了花,一齐向那边儿望去。只见一只细长的黄鼠狼,瘸了一条腿,正在墙上看着屋子内的黄老五,幸灾乐祸的跳舞!

儿女们不知所措,不知道这种时候该怎么办,也很后悔当初没能听村民的苦口相劝。在地上的黄老五已经跳的满脚是血,面容也越发的扭曲,白沫不断的从嘴里往外冒。

年纪最大的大儿子,再也看不下去了,拿起一根竹竿,便捅向墙头上的黄鼠狼,怎奈黄鼠狼的动作极为敏捷,根本就碰不到它的身子。

黄鼠狼跳的更欢了,就像是在嘲笑着大儿子的无能一般。眼看着屋内的黄老五就快到达极限,然而一道黑色的闪电突然从屋顶的背面横扑而至,将那只黄鼠狼直接从墙头扑到了地面!

几人围过去一看,无不惊叹!

那只黄老五养了多年的黑猫,竟嘶吼着与黄鼠狼扭打一团!黑猫的体型整整是黄鼠狼的一倍,它几下扑咬便将黄鼠狼咬的伤痕累累、血流满身。野生的黄鼠狼也不是吃素的,它的爪子尖锐无比,一爪子下去,便抓瞎了黑猫的一只眼睛!

黑猫嘶声咆哮,那黄鼠狼自知斗不过,见有机可乘,立马就逃之夭夭,几个横蹿,跑到了院子外面的一团草丛。黑猫晃了晃脑袋,一丝不愿停歇,愤怒的追逐过去,在草丛中与黄鼠狼扑咬一团,整团杂草窸窸窣窣,许久都没能平静。

过了半晌,草丛终于没了动静,众人刚想过去一看,只见那只黄鼠狼一溜烟似的逃出草丛,黑猫更是旋风般的穷追不舍

屋子内的黄老五在黄鼠狼刚被黑猫扑咬掉落的一瞬间,便停止了手舞足蹈。这时躺在炕上,已经轻微的恢复了神智。他的儿女喜极成泣,当众人再次想起黑猫和那只黄鼠狼时,它们的身影早已不见……

黄老五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身体已然恢复了健康,甚至比之前还要硬朗。与此同时,黑猫救主的那一幕,也在周边几个村子传开了,大家都说,黄老五为人忠厚,待猫不亚于待人,那黑猫饱吃好喝好,体型庞大,饱受恩情,早已通了人性,修得了几分道行,与那成了精的黄鼠狼扭打一团,才能不分上下。

事情过去后,他的儿女三番五次的劝他,希望黄老五能去城里和他们一同居住。可黄老五是个重情重义的老实人,他认为这条命都是黑猫救的,那黄鼠狼也再也没来闹过,所以黑猫肯定还活着!总有一天会回来找他的,因此他绝不能走!

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黄老五没能等回黑猫,却迎来了他的大限之日。

说来也怪,黄老五前一天还好端端的,一顿能吃三个白面馒头,可不知怎么,突然就和邻居来了一句,“我时候到了,它来接我了。”

当时就把邻居弄得不明所以,结果第二天下午,邻居把事情越想越不对,就寻思过去看看,结果刚进门,就看见黄老五安然的躺在炕上,一动不动。邻居过去一看,早就断了气了,身子都凉了。

邻居后来得知,黄老五早就和儿女交代好了后事,在他指定的位置挖上一口孤坟,不打算入祖坟厚葬。传闻,在挖六尺的时候,在大坑里挖到一大一小两具四肢动物的遗骸,其中一具较大的,明显是一只猫科动物,而在两具尸骸周围,还围着几具小型骸骨。

黄老五的故事,过于玄乎,还是确有其事,已经无从考究了,但可以确定的是,我们老家确实有过一位名叫黄观敬的外来户,他在老家排行老五,所以到了我们乡里也就跟着习惯以“黄老五”相称。

不过现在他家已经又成了空户,几个孩子早就不知道跑去哪个城市安家落户了。

只是街坊邻里常说,能听到黄鼠狼的嚎叫,还有小孩看得到一个老人领着一只黑猫在房子里游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