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六章:兵痞(2 / 2)兴风作浪在三国首页

随着治下人口越来越多,法制建设也要提上日程了。大汉朝的基层几乎就是宗族制度,城池之中一般纠纷也都闹不到官府去,即便现代社会也是如此。

目前赵昂治下都是军管,既减少了各种事件的发生几率,又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节省了管理中消耗的人力。

但是,当人口开始庞大起来后,这种管理方式便凸显出各种弊端,毕竟,这不是一个正常社会应该有的样子。

“法律,律法。”赵昂边走边嘀咕道。

法家人才赵昂知道有谁,可以目前他的官职和声望,招募的希望几乎为零。赵昂摇摇头,远水解不了近渴,眼前还是要靠自己,不知前段时间自己布置的任务完成的如何了。

之前吩咐发还为民的那一万五千人,百人分为一村,所有大事小情都要有记录。前后也有二个月时间了,把这些事情统计一下,结合大汉律法,可以制定一个粗浅的处理标准。

实践出真知,百姓一生也发生不了几件大事,这些小事才是社会的真正根基。

一路平安,四天之后到达垣县。

赵昂离开了垣县十几天时间,此时城外的庄稼已经都收割完毕。

回到城主府,找来枣祗问了一下秋收的情况。

“城外已经收割完毕,由于脱粒机的使用,脱离工作三天之内也能完成,剩下的就是晾晒了,如果天气晴好,预计十天之后便能入库了。”这些时日,枣祗都在忙碌这些东西,自然随口就能回答出来。

听完汇报,赵昂满意点头。人口短时间内暴涨这么多,粮食问题便亟待解决。

“此次增加八万人口,你预计粮食是否够用?”

“肯定不够,缺口很大,原本的土地耕种的并不细致,只能供应五万人到明年秋收,这还不算我军士卒的消耗。”枣祗主管后勤,对这些早有计算,偷偷看了一眼赵昂的脸色,这才继续说道:“我军消耗有点大,如果不再扩军的话,刨去士兵消耗,还能再供应三万人到明年秋收。”

看到枣祗的样子,赵昂脸色有些发黑,什么叫如果不再扩军?人口地盘都变大这么多,怎么可能不扩军!

按照枣祗的算法,垣县这里还有七万人的粮食缺口。目前就要看杨奉干的如何了,毕竟这些俘虏都是来自于绛县,如果那边粮食产量能支持二十万人消耗,那么缺口便不大了。

当然,赵昂也知道这有些异想天开了,垣县这里后两个月都是自己在管理,耕种精细程度不是原本的白波军比得了的,看看原来垣县的农具便知道绛县的样子了。

而赵昂原本打算最少要扩军一倍,毕竟现在自己治下人口突破二十万大关,而且,其中青壮占比最大。

战乱年代,士兵比例最少也要达到十五比一。按照自己的情况,赵昂计划征兵比例是十分之一。

可现在看来,就算一场仗都不打,扩军一倍都是最大限度了。

未来肯定还要和草原人交易物资,打仗也是一定的了。赵昂摇摇头,看来要想想其他办法了。

商业购粮计划要提上日程,嗯,等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应该到陕县去转转了,想必那几个大户肯定是欢迎自己的,赵昂如是想到。

枣祗看着赵昂陷入沉思,也不敢打搅,只能在一旁默默地等着。

“之前吩咐记载村中事件并且整理成册的问题做的如何了?”片刻后,赵昂才回过神来,看着枣祗问道。

“回主公,只有记录还未整理,学生们只能负责记录,整理需要经验丰富的官员。”

赵昂一拍额头,又是缺人,天天缺人,这就是不与世家合作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