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0集 孟浩然京都求功名(2 / 2)大唐诗家夫子首页

孟浩然张着口说不出话,王维知道这首诗闯祸了,忙解释道:“陛下听臣细禀,浩然的意思是……”

“不要说了,朕还从来没受过这种冤枉!不才,你孟浩然还不才?诗名把京都都闹砸了,你还是不才?朕闻你孟浩然大名,如雷贯耳,你还是不才?明主,朕是明主吗?放着你孟浩然这样的贤才不用,还是明主?昏君!朕只能算昏君!”

皇上气氛地把手一扬:“走!”

皇上在臣子们簇拥下走出客厅,李林甫轻声说:“听说这孟浩然住在王昌龄家里,像王昌龄这样的青年才俊怎么能够跟孟浩然这样的狂妄之徒在一起?影响不好么。只是这孟浩然怎样处置?”

皇上把手一扬:“此事到此为止,难道你还要让朕背一个小肚鸡肠胸不容物的罪名?”

李林甫忙不迭说道:“陛下宽怀,陛下仁慈,陛下真乃盛世英主,陛下真乃……”

皇上打断李林甫的话:“好啦好啦,怎么总没个完?”

李林甫用手掌在自己脸上连连拍下:“哥奴该死!哥奴该死!总惹陛下不高兴!哥奴该死!……

皇上看着李林甫的狼狈相,终于露出了笑容。

孟浩然王维把眼睛互相瞪着,张着口半晌说不出话。二人同时感到,今日闯大祸了。现在的问题是,功名肯定是无望了,是不是有性命之忧,那就还得看皇上是不是开恩。没办法,首先得把孟浩然安置在妥帖地方,现在不能住在王昌龄家了,以免王昌龄受到牵连,王维家里也得避一避。

王维带着孟浩然走出内署客厅,出了宫城,来到皇城东边的景风门街,在一处比较僻静的地段租了一间房子,让孟浩然住下来,由于这里离王昌龄家不是太远,万一有什么困难也可以有个照应。但是眼下还不能让王昌龄知道。

安置好孟浩然,王维急忙赶回宫内面见皇上。王维心想,平日皇上对自己还算比较尊重,虽然在朝廷地位不是很高,但是凭着自己的诗名和在音乐界的名望,大概皇上还会看一点面子。果然被王维看准,当王维在皇上面前为孟浩然打圆场的时候,皇上用平和的语气说:“王爱卿呀,这孟浩然也太不理解朕。其实呢,王爱卿也知道,朕对孟浩然早就思贤如渴,想不到那孟浩然这样看待朕,一首诗里面,尽说些风凉话,实在令朕失望。”

王维知道再说多话已经没用,最要紧的是让孟浩然得到皇上的宽恕,于是恳求道:“孟浩然自然有罪,但是还恳请陛下开恩……”

皇上打断王维的话:“不要说了,朕自然有分寸,朕要是不宽恕他孟浩然,早把他抓起来了。王爱卿跟他有交情,请转告朕的意思,劝他回襄阳本分种田,再不要随便出言讥讽朕,也不要感到冤屈,要让他知道,朕受的冤屈比他孟浩然还严重呢。”

皇上这么一说,王维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孟浩然的性命之忧总算没有了。

王维急不可待地来到孟浩然的住处,把面见皇上的事情对孟浩然说了,孟浩然自然是千恩万谢了。当下王维要让孟浩然退出租房一起上王昌龄家,把事情经过告诉王昌龄,但是孟浩然还不想马上让王昌龄知道,他想单独一个人静一静,王维也只得依着孟浩然,于是王维同孟浩然在附近酒楼喝了两杯,王维回家,孟浩然独自回馆舍歇息。

深夜,孟浩然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不能入睡。碰到这样的事,哪里还会有睡意?孟浩然把当天发生的事情进行仔细梳理,也进行过无数种假设。孟浩然得出的结论是:他孟浩然没有当官的命。

孟浩然记得小时候,爹要他好好读书,将来求取功名,光宗耀祖,但是他却对爹说,他崇拜陶渊明。爹告诉他做陶渊明不好,没出息,他说,陶渊明是大诗人,留名千秋万代,怎么还说没出息?到底什么是出息?老爹反而被他问住。

青年时代,孟浩然以才华出众闻名襄阳,当地名流无不对孟浩然刮目相看,以为此子前程不可限量,无不关注着这位青年才俊在科场的消息。奇怪的是,在一二十年间,这位襄阳名士居然默默无闻于科场,人们只听说襄阳有个大诗人,却从没听说襄阳有个孟秀才或者孟举人孟进士。知道内情的人告诉人们,孟浩然从来没有进入科场。

孟浩然对今天一天所经历的事情进行过许许多多的假设:假如王维不是带他进入内署而是到其他任何地方假如玄宗皇帝没有从内署客厅经过假如皇上早来一步或者迟来一步假如我当时背诵的是另外任何一首而不是那一首让我倒霉的五律假如皇上不是从他那一个角度去理解“不才明主弃”这一句诗那么,结局一定不是这样,但是现在,一切都无法挽回了。

“这就叫着命,命运。”孟浩然又一次重复了这个结论。